- 发布时间:2010-07-22
- 字体:【大中小】
七月的阳光对多年生活在朦胧迷糊生活中的李青鹏来说,显得有些陌生,似乎还有些突兀而难以适应。白内障手术后,李青鹏对眼前的一切感到很茫然,长期相对封闭的情感难以找到恰当的表达方式。
参与社会服务是参政党履行职能重要内容,关注民生是各级民盟组织的光荣传统。民盟中央“明眸工程”启动以来,民盟昭通市委积极行动,内联民进、基督教三自爱国会等民主党派、宗教组织,外引企业、慈善机构善款,帮助我市各县区乃至邻近的贵州省山区患有白内障眼疾的贫困群众重见光明,如今已有200多人告别昔日昏暗模糊生活,再见今朝七彩阳光。
7月12日,民盟昭通市委、昭通基督教三自爱国会来到昭阳区苏甲乡,寻找当地白内障患者,免费为他们提供复明手术。由于事前乡政府做了宣传发动等准备工作,有的群众赶了二三十里的山路前来检查接受治疗,李青鹏一家患病的父子四人在母亲的牵引下来到乡政府。
这是一个不幸的家庭!李青鹏的父亲李关艳有家族白内障遗传病史,可以追溯到祖上三代。到了李青鹏这代,兄妹三人全都患有先天性白内障除了母亲有一双健康的眼睛,父子四人都是白内障患者。37岁的李关艳一生都在摸摸索索中过日子,由于视力问题,李关艳根本无法外出打工,即便是在家里放牧牲口,都会因为视力障碍发生牛羊走失的事情。由于全家特殊的视力问题,家中劳动力无法走出去打工挣钱,家庭收入只能依靠在本就产量不高的山地里耕耘,2009年全家经济收入仅2500余元,人均经济收入仅500余元,生活十分困苦。3个孩子也因为视力障碍,学习成绩更不上,厌学情绪较重,勉强读到初中就再也不想上学了。
几年前,李关艳和大儿子一道接受过某机构的免费治疗,由于手术失败,妻子至今还心有余悸。为了让他们打消顾虑,昭通基督教三自爱国会负责人苦口婆心地做工作,终于勉强同意让9岁的李青鹏先治疗一只眼睛试试。“手术很成功,费用是华福慈善基金会提供的,晶体是价值9000元的进口货,对以后的视力恢复很有效,李青鹏的手术费用2万多元”,昭通基督教三自爱国会负责人介绍说,已经联系到更多的善款,帮助贫困眼疾患者治疗白内障。
2万元,对于大多数山区贫困群众来说已经是不小的开支,更何况像李关艳这样的特殊家庭。看到儿子能够清楚地看到远处的物体,母亲高兴的不知所措,喜悦写满脸上。一片爱心,一份善举,换来一个家庭长久的幸福,同时也唤醒更多的人为弱势群体献出仁爱之心、伸出援助之手,“民盟昭通市委在‘明眸工程’只是做了一些组织协调工作,感谢国内外所有的爱心人士、广大医务工作者让更多的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感受七彩阳光的生活,也算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块基石吧。”市政协副主席、盟市委主委张毅敏冷静评说昭通“明眸工程”的社会效应。
(马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