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09-02-07
- 字体:【大中小】
2月6日上午,在省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肖宪副主委作了《新形势下云南对外开放的思考》的大会发言。
新形势下云南对外开放的思考
肖 宪
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迅速提升,我国的对外开放也呈现出整体快速推进的新局面。但是,云南的对外开放目前却存在着后劲不足,方向不清,信心不强,措施不力等问题,云南对外开放起步早、区位优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这一情况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对策和措施。
一、当前的严峻现实
由于各种原因以及内外条件的制约,当前云南对外开放的形势十分严峻,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1、云南对外开放速度慢,水平低,引进外资少,外贸规模小,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低。
2007年云南人口占全国的3.41%,但占全国外贸总额的比重仅为0.40%,居全国第22位。2006年,云南的外贸依存度仅为全国的1/6(全国为67%,云南为12%),云南的外贸、外资、外经分别只占全国的1/300、1/200和1/100。即使是对东南亚贸易,云南所占的份额也很小,2007年中国对东南亚的贸易额为2025亿美元,而云南与东南亚的贸易额只有29.8亿美元,还不到全国的1.5%。
同周边省区市相比,我省也处于落后地位。2007年,云南实际利用外资5.03亿美元,而四川为20.12亿美元,广西12.9亿美元,重庆10.85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已有480多家落户中国,但在云南昆明仅有9家,比贵阳(10家)还少。云南的外贸规模也落后于四川和广西。2007年,云南进出口总额虽然已达到创记录的87.8亿美元,但仍低于四川(143.8亿美元)和(广西92.8亿美元)。
2、西南各省区(尤其是广西)对外开放步伐加快,云南面临的竞争压力空前加大。
广西对东南亚开放起步比云南晚,但最近几年发展却很快,已呈后来居上之势。2004年落户广西南宁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南博会)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五届。在南博会的带动下,广西与东盟的贸易额直线上升,五年间从7.3亿美元上升到29亿美元,增长了四倍。南博会还极大地提高了广西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一些国际大企业、大项目纷纷落户广西。只有5年历史的“南博会”,大有要超过已办了16年的“昆交会”的势头。
广西的另一大动作是2006年7月提出的“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圈”,把环北部湾经济合作延伸到包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菲律宾、文莱等东盟国家。“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构想提出后,很快就得到了中央的肯定和支持,在2008年3月在全国人大、政协两会上被确定为国家发展战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现已被正式列入国家的发展规划。
除广西外,近年来四川、重庆、贵州等省市也采取了一系列扩大对东南亚和南亚开放的措施,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各省区市的竞争下,云南对外开放的压力十分巨大。周边国家市场、资源的“蛋糕”只有那么大,其他省区分多了,云南的份额自然就少了。
3、云南与周边国家间的通道不畅,口岸不对等,“瓶颈”现象十分突出。
云南的对外开放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外通道建设的水平。尽管几年来我省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总的来看,对外通道仍是制约云南扩大开放的“瓶颈”。现在虽然昆曼公路已基本连通,但由于对接、管理等原因,仍处于“通而不畅”的状态。其他几条通边公路、铁路仍在建设中,而且短时期内不可能建好。云南与相邻三国现只有9个国家级口岸,存在着与邻国口岸不对等、难对接的问题。另外,还有口岸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以及通关管理标准不统一、效率不高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云南口岸流量小,大量货物只有舍近求远,通过广西、广东、福建的沿海口岸进出。
二、面临的新机遇
云南地处“三亚(东亚、东南亚、南亚)两洋(太平洋、印度洋)的结合部,拥有全国1/5的陆上边境线,直接与越、老、缅三国接壤,与多国相邻和相近,是中国能从陆路通往东南亚、南亚的唯一省份。云南对外开放的优越区位条件是中国其他任何省区都无法相比也无法替代的。尽管形势严峻,困难不少,但云南对外开放现正面临两大新机遇:
1、中国正在积极推进新一轮对外开放,中央明确提出“提升沿边开放”。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的方针,确立了“睦邻、富邻、安邻”的周边外交政策,提出要实施“走出去”战略,与周边国家开展区域合作,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十七大报告又提出要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特别强调要“提升沿边开放”。
在国家新一轮的对外开放中,“提升沿边开放”是重要内容,也是中央扩大对外开放的新思路和新战略。长期以来,我国的对外开放一直是以沿海开放主,辅之以较小规模的边境贸易,而在现在新的形势下,中央针对内陆沿边省区提出“提升沿边开放”的明确要求,无疑给云南的对外开放带来了重大的新机遇。
2、国际金融危机波及亚洲,周边国家期待加强与我合作。
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衰退,消费需求锐减,使出口导向型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引起各国对经济全球化的反思。亚洲各国纷纷调整对外经济政策,积极推动本地区的经济合作,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减轻全球衰退的影响。一些东南亚和南亚国家(如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孟加拉国等)对长期保持稳定增长的中国经济充满期待,对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的合作表现出强烈的愿望。这就为中国内陆沿边省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了新的机遇。
三、加快云南对外开放的几点思考
对云南这样一个区位优势独特,而经济社会发展又欠发达的沿边省份来说,扩大开放显得尤为重要,扩大开放是云南展现特色、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当前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情况下,我们一定要树立信心,相信云南在全国的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不可替代和不可或缺的地位。只要抓住机遇,正视存在的问题,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对外开放的思路,就一定能实现建设“开放云南”的目标,使云南成为我国陆上沿边开放最具活力的省份。
1、要争取把云南对外开放纳入国家战略。
新形势下云南的对外开放,一定要与国家宏观战略紧密结合,得到中央的认可和政策倾斜。云南要在为国家和平发展大局服务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开放水平和层次。中央和地方要形成这样的共识:云南对外开放不仅只是为了发展经济,还具有更为重要的政治、外交和安全意义,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所说的国家战略包括:1)和谐周边战略。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周边是攸关我国利益的首要地区,要把经营周边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逐步把我国周边建设成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地区。在贯彻落实中央“与邻为伴、与邻为善”的外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推动和谐周边建设方面,云南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云南要成为国家面向东南亚、南亚的重要基地,服务国家总体外交。2)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战略。维护民族团结,保持边疆稳定,是国家的长期战略。近年来台独、藏独、疆独势力一再兴风作浪,中央对民族边疆地区的团结稳定更加重视。云南沿边一线少数民族众多,有16个跨境民族,境外有数万民族地方武装,面临民族认同、宗教渗透、贩毒走私等一系列问题。处理这些问题,既需要与周边国家合作,更需要中央政府的领导和支持。3)与周边国家的非传统安全合作战略。近年来,我国周边的制贩毒品、跨境犯罪、移民走私、赌博洗钱、生态环境破坏、传染性疾病蔓延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国家积极与周边有关国家加强合作处理这些问题。为解决我国的能源安全问题,国家也非常重视中缅油气管道的修建。云南完全可以在国家对外非传统安全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2、要明确云南对外开放的主攻方向
从战略层面来看,云南有得天独厚的面向两亚和两洋的区位优势,是其他任何一个省区都无法相比和替代的,云南的开放无疑要面向两亚,两翼齐飞。但是从战术层面来看,云南对外开放工作应有轻重、先后、主次之分。我认为,云南对外开放重点的先后秩序应该是东南亚、南亚、发达国家和地区,可表述为“立足东盟,开拓南亚,面向世界”。
云南与越、老、缅等东盟国家直接接壤,双方已有若干通道,并有多年合作的良好基础。更重要的是,中国与东盟关系良好,已建立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合作、亚太经济合作等一系列机制。尤其是政府间的GMS合作,云南在其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因此,无论是为国家战略服务,还是从云南的自身发展,东南亚都应当是云南对外开放的首选。
由于近年广西在中国与东盟合作中占据了主动,一些学者便提出把云南开放的重点转向南亚。但是应该看到,目前中国与印度间经贸水平远低于中国与东盟,双方既没有固定的合作机制,也没有交通通道,而且印度对发展对华关系心怀疑虑,双方存在着领土纠纷和竞争关系。由我国首倡的“孟中印缅次区域合作”,短期内也不可能从非政府的二轨上升到政府间的一轨。因此,云南对南亚的开放仍处于开拓、探索阶段,不可能取代对东盟的开放。东南亚是主攻,南亚是侧应;东南亚重在当前,南亚重在未来。
云南周边均为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欠发达国家,交通不便,资金匮乏,与之合作对促进云南经济发展的作用有限,更多的是为国家外交大局服务。因此,云南绝对不能忽视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开放,还要大力从发达国家引进资金、技术,尤其是要吸引世界500强企业前来投资。
3、要继续加强云南自身开放能力的建设。
目前云南对外开放的困难,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自身开放意识和开放能力不强的问题。我省的干部和群众都需要进一步增强开放意识,提高对外开放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另外,要花大力气培养和延揽各种国际化专业人才,云南与沿海省区对外交往能力的差距,主要就是涉外人才数量和水平的差距。
云南还要继续加强通道和口岸等对外开放硬件设施的建设。一是要加快国际大通道建设的速度,解决好已建成通道“通而不畅”的问题;二是要加快沿边口岸的建设步伐,提升口岸等级,增加一类口岸数量,改善口岸基础设施;三是积极推进设立中越、中老、中缅之间的跨境经济合作区;四是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对外开放格局:一方面是要把现代新昆明建成全省的开放中心和GMS区域中心城市,另一方面要发挥沿边一线的文山、个旧、临沧、景洪、保山等城市开放前沿基地的功能。
(张耀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