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08-11-26
- 字体:【大中小】
盟市委认真研究分析了市盟的组织现状,认为市盟四区一市基层委界别结构单一,与属地党政及兄弟党派格局不对称,基层盟组织为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同时随着新时期对民主党派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基层盟组织和盟员数量的扩大,盟市委在精力和时间上不能实现对基层支部的直接管理,直接影响了工作的开展。为适应工作发展需要,盟市委决定创新工作机制,加强组织建设,实行市盟组织的属地化管理。属地化管理有利于盟内资源的整合,解决县区盟基层委与属地党政及兄弟党派格局不对称的矛盾,为县区盟组织发挥作用提供组织保证;有利于增强基层盟组织的活力和政治动员能力,更好地为盟组织所在县区的建设发展贡献力量;有利于参政议政人才队伍以及后备干部队伍的建设;有利于盟市委理顺工作关系,集中精力考虑宏观问题。
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盟市委开始实施属地化管理的工作。在向中共昆明市委统战部汇报并征得同意和支持后,先后与有关县区统战部进行协商对接,达成共识。同时召开五华、盘龙、官渡、西山四个相关基层委盟员的座谈会,充分听取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经主委会议、常委会议研究后,形成了《民盟昆明市委属地化管理实施方案》:全市盟员除昆大、师专、机关、中学退休支部外,按2007年12月31日前工作单位属地成建制下划到相应基层委;文化、科技、医卫三个市属支部盟员分布于各区,为有利于联系和开展工作,按盟员工作单位属地划分到各区基层委后分别成立支部。经过近一年的充分酝酿和有序推进,今年9月上旬召开的五华、盘龙、官渡、西山“民盟基层组织属地管理移交工作会议”标志民盟市委属地化管理工作的圆满完成。
属地管理后四个基层委的组织情况为:
五华基层委原有12个支部1个小组302人,按有关规定下划了市教科院支部、昆一中支部、市二职中专支部和新成立的五华区文化、科技、医卫三个支部,共161人。现总计有18个支部、1个小组,463人;
盘龙基层委原有9个支部一个小组211人,按有关规定下划了市第二人民医院支部、延安医院支部、市中医院支部、昆明机床厂小组和新成立的盘龙区文化、科技、医卫三个支部,共174人。现总计有15个支部、2个小组,385人;
官渡基层委原有4个支部一个小组108人,按有关规定下划了市第三人民医院支部和新成立的官渡区文化、科技、医卫三个支部,共69人。现总计有8个支部、1个小组,177人;
西山基层委原有3个支部45人,按有关规定下划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支部、昆三中支部、师专附中支部和新成立的西山区文化、科技、医卫三个支部,共143人。现总计有9个支部,177人。
(何立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