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08-11-12
- 字体:【大中小】
爱心汇聚力量
——云南民盟抗震救灾侧记
民盟有关注民生、心系民生的优良传统,急人民群众之所急,解人民群众之所难,协助党和政府抗震救灾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摘自《倪慧芳主委在2008年5月18日民盟云南省委向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捐赠仪式上的讲话 》
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区发生特大地震灾害,山崩地裂、江河痉挛,建筑坍塌,数万多条鲜活的生命顷刻间被无情地夺走。突如其来的灾难震撼了中国,灾情牵动着云南民盟每一位盟员的心。全省各地,四面八方,有的奔赴震区,抢险救灾;有的心手相牵、解囊相助。全省各级盟组织和广大盟员在不同的岗位上,与全国人民一道,以各种形式向灾区伸援手、献爱心、送温暖, 为抗震救灾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众志成城,守望相助之间,就包含着云南民盟广大盟员的一片片真情,展示了盟员关注民生、心系教育的情怀。
—— 响应号召 积极行动起来
民盟省委积极响应民盟中央的号召,向全省各级盟组织和广大盟员发出倡议,号召全省各级盟组织和广大盟员积极行动起来,发扬中华民族“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发扬民盟扶贫济困,同舟共济的优良传统,分担灾区人民的苦难,协助灾区人民抗震救灾,为党和政府分忧,为灾区人民解难,尽力而为、踊跃捐款、同舟共济、携手同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灾区同胞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奉献真诚的爱心,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
5月18日,民盟省委举办向四川汶川地震灾区专场捐赠仪式,拉开了全省盟员开展捐助活动的序幕。省政协副主席、民盟省委主委、省检察院副检察长倪慧芳出席捐赠仪式,她在讲话中指出,急人民之所急、解人民之所难,协助党和政府抗震救灾是我们参政党义不容辞的责任。她号召全省各级民盟组织和广大盟员伸出援助之手,向灾区人民献上我们的一片爱心。倪慧芳主委带头捐款,副主委施哲、肖宪、毕励参加了捐款,因工作不能到现场捐赠的副主委廖鸿志、戴抗、邹丽春也托人捐了款。整个捐赠仪式会场爱心涌动,暖意浓浓,民盟省委各工委、各专门委员会、省直属部分基层组织盟员、民盟省委机关干部职工和离退休干部职工100多人踊跃参加捐款,民盟昆明市委、云南艺术学院支部、第一人民医院支部、师大支部等基层组织也纷纷到现场捐款,大家你一百,我五百,他两千、一笔笔捐款,一份份爱心;民盟大理州委派专人带来了大理州490多盟员的1万多元爱心捐款。许多离退休老盟员大多白发苍苍也热情高涨,有的拄着拐杖、有的由保姆搀扶着、有的辗转几路公交车来到捐款现场,向捐款箱投下自己对灾区人民的一份心意;有的身体不好,就托他人从自己有限的退休费里慷慨解囊。年过八旬的离休老同志许岱宗拄着拐杖到现场捐款500元,老人捐款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流着泪哽咽道:“灾区群众的困苦也是我的困苦,我将继续关注灾区,尽力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共计捐赠现金5万余元。
这是一场爱心的接力。民盟省委的号召,得到了全省各级民盟组织和广大盟员的积极响应,各地民盟组织和盟员都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援助活动。民盟省委高教工委、科研院所工委、医卫工委、省直工委,昆明、红河、曲靖、玉溪、大理、西双版纳、昭通、保山、文山、楚雄、丽江、普洱等各地盟组织纷纷召开会议动员广大盟员投入到抗震救灾的行动中来,一笔笔充满爱心的捐款,一份份真挚的爱心,不断汇入中华民族抗震救灾的滚滚爱心激流。很多盟员已在所在社区、单位多次捐款,但他们没有忘记作为一名盟员的责任,踊跃参加民盟组织的捐款活动。民营企业家、盟员陈勇捐款10余万元,盟员袁野个人捐款3万元;省体委支部的胡宝林同志,组织武术界近千余人在云南民族大学举行了“迎奥运武术展演暨赈灾募捐大会”,共为灾区募捐善款41750元;又带病组织盟支部的捐款活动,他个人多次累计向灾区捐款5000多元。
在整个抗震救灾的进程中,云南的盟员都以不同的方式积极投入到抗震救灾的行动中,医疗卫生系统的盟员努力投入到安置灾区转昆明治疗伤员的工作中;交通运输系统的盟员积极参加各种救援物资和工程机械的调配和道路抢通;民盟官渡区基层委员会组织与四川安县小朋友“手拉手,心连心”联谊活动,让他们投入到社会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来。
——部分盟员亲赴灾区一线 参与抗震救灾
在医疗战线的盟员,积极争取参加到抗震救灾第一线的医疗队,不怕牺牲,不畏艰难,亲赴灾区救死扶伤。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骨科赵毅主任、邹天南副主任在组建医疗急救队伍时主动请战,在第一时间投入到抗震救灾第一线的战斗中,他们不顾个人安危,穿越乱石,展转于重灾区安县、不知疲倦地救治伤员,经常奋战到深夜。民盟中医学院支部的李俊主动请缨参加赶赴理县的三人医疗小分队,他们背负着几十斤重的医疗器材,随时准备躲避头顶飞落的巨石,穿越在高山峡谷之间,走遍朴头乡所有的灾民临时安置点,诊治各类患者500余人,培训村医和消毒杀菌人员80余人,开展消毒杀菌工作及处理焚烧灾后垃圾难以数计,把云南人民和民盟盟员的关爱带给每户受灾的村民。昆明市中医院的盟员李律宇积极参加“汶川大救援 云南大行动”转运灾区病人的医疗救助行动中,赶往灾区,随着转运伤员奔赴千里,把伤员转送到云南的各大医院进行治疗。在灾难面前,他们表现了一名民盟盟员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敢于献身的勇气,与灾民共患难,同命运!他们无愧于白衣天使的称号,无愧于云南人民和全体盟员的嘱托。
亲赴第一线的不仅有盟员医生,民盟省委常委,云南合众软件产业集团总裁刘亮亲自领队,带领了公司10名高层干部到汶川县开展抗震救灾,他们采购了价值5万多元的生活用品、衣服、婴儿用品及食品等,驾驶4辆车把这些物资运送到汶川,并发到灾民手中;他们面临着余震频繁、生活条件恶劣等等困难,毅然当起了志愿者,积极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去。盟员用爱心行动,谱写着一曲曲感人的旋律。
——“灾区重建家园,爱心汇成希望”
在这次特大地震灾害中,灾区大量学校坍塌,使许多莘莘学子失去教室,失去校园。民盟是以文教科技届知识分子组成的参政党,关注和关心灾区的教育事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民盟中央5月19日向全国盟员发出了“灾后重建家园,爱心汇成希望”倡议书,号召广大盟员再次伸出援手,奉献一份滚烫的热忱,发挥民盟优势,积极做好灾区灾后家园重建工作,包括援建民盟小学等,捐款将由民盟中央在灾区定向支援,专款专用,建设民盟小学。民盟云南省委积极响应,发出通知并精心组织,希望各州市盟组织,各工委所属基层组织及省直基层组织积极行动起来,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和动员盟员响应盟中央的号召,为援建灾区小学奉献力量。盟员的捐款,也将在汶川灾区的土地上,以民盟云南省委及捐款盟员的名义参与学校的援建项目。
民盟省委领导带头捐款,倪慧芳主委虽多次捐款,但仍然带头捐款6000元,各位副主委也纷纷捐款。民盟省委机关干部踊跃捐款,有的捐出一个月的工资,用特殊盟费的形式表达爱心,有的在交纳了特殊党费后,再次捐款献上爱心,民盟省委机关干部职工共捐款2.8万多元。省直工委、医药工委、科研院所工委分别召开动员会,全省各地盟组织纷纷行动起来,盟员同志以实际行动向地震灾区人民献上了自己的一份挚爱之心,传达盟组织对灾区的关怀和帮助,切实投入到灾区的重建中。捐款的盟员中,有的是领着微薄的退休金,但他们说:“再困难也要表达盟员对灾区人民的一份心意”。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支部85岁的妇科老专家、老教授田顗,不顾生病住院,来到支部的捐款现场,这是田老第三次给灾区捐款了。田老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何况碰到这么大的灾难,没有谁会坐视不管的,虽然年纪大了,也要尽一份心”。红会医院支部的老盟员陈娥美,年近80岁,体弱多病,听说盟支部为灾区重建捐款,冒雨从家里赶来捐款;药卫支部盟员王志洁、岂高福夫妇,第一次没赶上捐款,第二次家有丧事,专门委托他人来机关代为捐助;科技支部母女盟员,妈妈于桂琴长期生病卧床,但仍委托女儿沈丽娟一定要参加捐款;盟员刘亮身在外地仍委托秘书两次到盟省委捐款5.3万元;一些盟员没赶上支部捐款,亲自把爱心款送到民盟省委机关。尽管个人捐款数量等等不一,大家积极踊跃捐款,尽管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均奉献了自己一片真诚的爱心,反映了盟员“心系民生、情系教育”的情怀,盟员“捐出的每分、每厘将成为灾区家园重建的一块砖、一片瓦,大家奉献的颗颗爱心将汇成灾区明天的希望。”据统计,截止2008年7月底,云南民盟各级各地盟组织的捐款总额达50万元。
地震无情,大爱无边。据不完全统计,在整个抗震救灾的过程中,全省各级盟组织的盟员在两次捐款活动中,通过各种渠道共向灾区捐款128万元。全省各级各地盟组织纷纷把 “抗震救灾献爱心”活动作为民盟正在开展的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关注民生、心系灾区人民、心系教育,大力发扬中华民族“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发扬民盟扶贫济困,同舟共济的优良传统,引导广大盟员在抗震救灾斗争中加深对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认识,加深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民盟省委领导的率先垂范,盟员特别是那些离退休老盟员的感人义举,一次次地感染和教育着年轻的盟员,为年轻盟员树立了良好的榜样;盟员同志们在盟的两次捐款活动中的积极参与,体现了盟员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高度的民族责任感。爱心的传递让我们感动,爱心的接力在华夏大地呈现出一幅幅动人的情景,民盟作为其中的一员,汇集到全国乃至全民族抗震救灾的激流中,用爱心投入到灾区人民重铸生命的行动,与全国人民一道谱写一曲宏伟的抗灾壮歌。
(民盟省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