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自身建设思想建设
思想建设
2008年民盟省委盟务专干培训班大会交流发言
  • 来源:宣传
  • 发布时间:2008-09-17
  • 字体:【

  汲取养份 努力工作

  首先我要真诚地感谢民盟云南省委和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提供的这次学习交流的机会。在这短短的五天里我们38名学员和盟省委的领导们共聚一堂,专心听讲,积极讨论,大家亲热得就象多年未见的兄弟姐妹一样,没有隔阂,只有亲切。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转眼间培训班就要结束了,此次培训班时间不长,但对我的影响却是巨大的,我会把这次学习培训的心得体会及其它地州盟委的好的做法带到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去。下面我就讲一些自己的心里话吧:

  一、心得体会

  倪慧芳主委所讲授的《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制度》立意高深,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运用大量生动的史料,证明了民主党派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证明了政治协商制度是历史的选择;倪主委还对中国的现实情况进行了分析,证明了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基本制度,因此,必须完善和坚持这项制度。作为民盟的专职干部,我们必须继承老一辈的优良传统,自觉抵制西方所谓民主的影响,充分发挥民盟的优势,提高我们的四种能力即: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倪主委的讲课既有理论阐述,又有切实的自身体会,更不乏谆谆告诫,特别是倪主委提出的“务实一点、深刻一点、思考多一点”的工作方法更令我感触颇多,在今后的学习实践中我会时刻用这句话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以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

  苏红军副部长用大量具体的数据及翔实的资料介绍了云南统战工作的现状及发展,从他的讲课中我们更深入具体地了解了云南云南统一战线的发展沿革。

  黄小军研究员用丰富、现实的实例分析了制约云南干部思想的六大因素,提出了如何解放思想的方法,即:解开思、放开想;要培育全局眼光,要跳出云南看云南等等。

  这些课程都很具启发性,有较强的实用性,回去以后我一定会把民盟东川区委的实际情况与之结合起来,更好地开展专干工作。

  二、我对民盟的感受

  我于2005年进入民盟东川区委办公室,成为了一名普通的专干。说实话,在进入民盟办公室工作之前我并不了解民盟,可随着时光的推移,我对民盟的认识在逐步加深,我对这个组织越了解,就对它越敬重。民盟历史上产生过许多的杰出人物,如:李公朴、闻一多、沈钧儒、张澜等知名人士,简直是不可一一尽数。我在进入民盟东川区委办公室后,接触到很多盟内刊物,在阅读的时候发现其中的文章内容少了许多形而上的东西,而是多了一份亲切,很多时候我在阅读张梅颖副主席的文章时,都会觉得仿佛看到了一位长者在对后辈殷殷叮嘱,不由自主地就会生出些许的感动。再看看自己身边的盟员们,他们有的是一个部门的领导,有的是单位的业务骨干,更有许许多多普通的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他们的职业不同、经历不同、所处的社会地位也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无一例外地对民盟充满热爱,是民盟能给他们更多的物质享受,还是能提高他们的政治待遇?似乎都不是,而是因为民盟就象一个家,这个家里充满着关爱和友善;这个家里有长有幼,长者给予幼者无私的关爱、指导,幼者尊重长者,以长者为榜样,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广大盟员甘于奉献,勤奋工作,积极向上,关注民生,有着的极高的业务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我想成为象他们一样的充满活力、奋发向上、有理想有追求的人!也许有的同学会觉得我是在说大话、套话,其实不然。上中学的时候学校教育我们要成为“四有”新人,其中就有“有理想”,当时觉得不以为然,觉得理想是虚无的东西,并不重要;等到大学毕业进入社会后又发现理想和现实有时会发生冲突,而这种冲突往往令自己产生极大的痛苦,所以有一段时间我都在反思:理想真的很重要吗?这个问题在我进入民盟工作之后得到了解答:贴近现实的理想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是我们奋发向上的源动力!我现在的理想就是兢兢业业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做一个正直、真诚的人。这个理想并不远大,也不崇高,但贴近现实,是我每一天工作的指针。有时我也会产生偷懒的思想,但一想到要成为一名优秀专干的理想时,这些不良情绪就会立刻被赶走。所以我现在觉得有理想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而我们的许许多多的盟友就是这样有理想的人,所以我觉得他们都是幸福的人!

  我非常渴望能加入民盟这个大家庭。通过努力, 2006年我终于如愿以偿地成为了民盟的一员。此后在填写履历表“党派”一栏时我都可以庄严地写下“民盟”两字,每当这种时候我都会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当然还有紧迫感和责任感:为能和许多杰出人士肩并肩而自豪;为和许多民盟同志相比自己还显得很稚嫩,急需提高而感到紧迫。正因为如此,我在进入民盟工作后,成熟了许多。民盟让我成长,让我的每一天都充满了活力和自信。我真诚地感谢民盟、感谢民盟的领导及民盟同志们,是你们的高尚风范激励着我,你们都是我学习、生活的榜样!

  三、做好盟务工作的几点感想

  1、奉献。从我进入民盟东川区委的第一天起,感受最深的就是奉献,不论是单位的领导还是工作中接触到的盟友,都在默默奉献着,他们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把能为民盟做事情当成光荣的任务。民盟东川区委由于工作经费非常紧张,开展的各项活动基本都是盟员义务参加的,如我们组织的义务送诊活动,盟员医生总是积极参加;再如我们开展的农村教育烛光行动,凡是请到的盟员教师从不推托,有的甚至会放下手中的一切事情跟我们一起深入贫困山村,为农村培育师资力量……等等。我常常在想他们都有着本职工作,对民盟尚能做到无私奉献,更何况我呢?做为一名专职干部,我拿着国家发给的工资、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各项福利,更应该比普通的盟员多一些奉献、多一些付出。我私底下曾为经常请盟员义务工作感到歉疚,但昨天和民盟开远市委李俊主委的一通闲聊,打消了我的顾虑,他以自己从事民盟工作的经验告诉我说:“不用太过于歉疚,因为我们的许多盟员都很愿意为民盟做点事情。”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细细想想确实如此:每次做完活动我们向参与盟员表示感谢的时候,他们往往会说:“不用谢!以后有需要的时候,尽管找我!只要不和本职工作冲突,我一定来!”――多么好的盟员啊!他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从来没有忘记自己做为民盟成员的责任和使命。是他们让我学会了快乐地奉献,奉献青春、奉献热情、奉献真诚!

  2、踏实细致。踏实是做好每项工作的必备条件之一。只有做到踏实细致,才能取得同事及盟友对自己的认可和信任。在工作中,凡是盟员提出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都做到多方协调,尽量解决,实在不能解决的问题也要说明情况。我们有一位退休老盟员,姓倪,我们都尊敬地称他“倪工”,由于几年前的一次中风,落下了半身不遂的后遗症,但他并未消沉,而是坐在轮椅上参加支部活动,坚持给盟区委投稿,关注东川的建设发展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由于倪工行动不便,几年来,我们都坚持把每一期《中央盟讯》、《云南盟讯》、《昆明盟讯》、《东川盟讯》及简报等有关资料及时地送到倪工手中,让他了解盟内近期动态,感受民盟东川区委对他的关心,同时取回他写的手稿。每次我在帮他打印手稿时,看着他潦草的字迹(由于半身不遂,倪工的手很难抬起,故字迹非常潦草,有时甚至只能靠上下文的意思加以揣摩),我都忍不住会眼眶湿润;每次阅读他的来稿,对我都是一次教育……象倪工这样关心民盟工作、关注东川特区建设的老盟员还有许许多多,为了表示对他们的感谢及关心,每年重阳节民盟东川区委都会在紧张的经费中拔出专款,组织老盟员座谈、聚餐,除此之外,我们两名专干还会不时地和他们电话联系,关心他们的身体状况,询问他们对盟务工作的建议,欢迎他们向盟区委投稿。通过一系列细致的工作,大多数盟员都认可了我们两名专干,这对开展工作也是不无好处的。

  3、热情周到。我们对每一位到办公室的盟员都做到周到热情,认真听取盟员们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改进工作方法;在任何地方遇到盟员都主动和他们打招呼;主动帮盟员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4、积极思考,开拓创新。我觉得在工作中除继承优良传统做好日常性工作外,还应学会思考,在处理某些问题时要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创造性解决问题。针对目前部份领导干部对民主党派工作不了解、不重视的情况,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如春节邮寄明信片、把《东川盟讯》送到盟员单位领导手中,让他们了解民盟是个什么样的组织,民盟东川区委在做些什么工作。下一步我们还准备派专人不定期地到盟员所在单位走访,掌握盟员在单位上的动态,增强和盟员所在单位党政领导的沟通联系,以争取党委的理解和支持,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打下基础。

  5、坚持学习,不断提高。学习能使自己进步,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观,不断学习,注重积累,才能保持自己的政治敏锐性、才能在工作中更好地宣传盟中央及省、市委的有关精神;也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提高参政议政水平。

  再次感谢民盟云南省委和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提供的这次学习交流的机会,如果没有你们的努力,我也许很难有机会听到如此生动、富有启迪意义的课程,更不可能结识这么多的朋友,今天也就不可能坐在这里和大家进行汇报、交流!我也要感谢在座的同事朋友们,是你们让我在培训期间感受到了纯挚的友谊和真诚的关心,愿我们的友谊长存!

  谢谢! 

(石咏梅) 

打印页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