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宣传
- 发布时间:2008-09-12
- 字体:【大中小】
大家上午好!
今天,秋高气爽,阳光灿烂,此刻,我们的心情犹如这明媚的阳光,在刚刚送走北京奥运会之际,又怀着喜悦的心情欢聚在这里,共同迎来了我们的节日,第二十四个教师节,几天后,我们还将迎来万家团圆的中秋节。佳节双至,情意浓浓,至此,我谨代表民盟云南省委向辛勤耕耘在教育战线的各位老师及各位盟员致以节日的问候,祝大家节日快乐,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2008年是不平常的一年,一路走来,我们经历了很多,苦难,欢乐交织在一起,“多难兴邦”让我们的民族空前地团结,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在汶川大地震中,我们的教师彰显了人民教师的崇高师德,在危难时挺身而出,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生命的颂歌,在经历种种磨难之后,我们更要弘扬时代精神,大力宣传新时期人民教师的崇高精神。今年教育部通知要求,教师节的主题就是“学习英模教师,弘扬伟大师魂”,2008年教师节将大力表彰和宣传抗震救灾英模教师先进事迹,激励全国广大教师向抗震救灾英模教师和全国教育战线优秀教师学习,弘扬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民盟省委高教工委等基层组织的教师,共向灾区捐款14万余元,不少教师不仅一次次地捐款,还有相当一部分老教师,他们退休多年,收入有限,但在向灾区捐款时,却毫不犹豫,向灾区献出他们浓浓的爱,体现了老一辈教师们的高尚风范,更有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优秀教师代表,云南中医学院的李俊老师,他在灾区不畏艰难,救死扶伤,为灾区人民服务,不仅表现了教师的光荣本色,也树立了盟员的良好形象。
按照教育部通知要求,今年还要深入宣传改革开放30年来全国教育系统涌现出来的优秀教师。通过教师节活动,进一步增强教师职业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民盟作为以文教、科技界为主的参政党,省直属在昆的盟员教师有1100余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广大盟员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把教育事业作为自己的终身追求,在参加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的实践中,为发展教育和各项文化事业,提高全民族素质而辛勤努力;为发展和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而开拓创新;为繁荣文化事业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展现了“以天下为己任,正直正派,学有专长,甘于奉献,修德守身,淡泊名利、自尊自强”的民盟精神,涌现出了一大批爱岗敬业、锐意改革、成绩卓著、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多年来,一些教师还积极参与盟省委参政议政工作,不少教师盟员参与完成了盟省委有关教育、文化方面的课题10余个,今年盟省委调研课题《云南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研》,《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问题研究》,也有教师盟员参加,在课题调研中,他们不辞辛苦、不计得失、深入调研,为云南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为民盟在关注教育、心系教育的专题调研中突出了特色,提高了参政议政的质量和水平。
各位老师,盟员同志们,当前,我们正处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机遇期,中共云南省委、政府非常重视云南教育事业的发展,近几年加大了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进行了调整。纵向比,云南的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为云南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但是,由于云南地处边疆、民族众多、教育基础薄弱,与发达地区相比,教育滞后已经成为云南人才竞争力整体低下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教育脱贫,教育扶贫,是“兴边富民”的治本之举。今后,我们要加强自身建设,围绕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进一步为促进边境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实现我省“兴边富民”的战略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盟员同志们,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希望广大盟员教育工作者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抗震救灾英模教师的先进事迹,学习抗震救灾英模教师英勇献身、顽强拼搏和自强不息的精神,立足岗位,奋发进取,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做人民满意的教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你们默默的奉献,甘为人梯的崇高精神,将激励着一代代盟员为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而辛勤努力。借此,诚挚地向你们道一声:老师们幸苦了!希望各位老师在春华秋实的收获中健康、幸福!再次祝大家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2008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