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基层大理
大理
民盟大理州委到南涧县、巍山县开展文化IP助推文旅产业发展专题调研
  • 发布时间:2023-09-26
  • 字体:【

为全面了解大理州文化IP产业发展情况,探索文化IP助推文旅融合绿色发展路径,9月21日到22日,大理州政协副秘书长、民盟大理州委主委周国珍率调研组分别到南涧县、巍山县开展“文化IP助推文旅产业发展”专题调研。中共南涧县委常委、县委统战部部长张虎,中共巍山县委常委、县委统战部部长官家富陪同调研。

9月21日,调研组抵达南涧县,并先后来到“无量藏盒”南涧县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陈列室、南涧跳菜传承展示中心以及无量山樱花谷、半山酒店等极具当地特色文化IP的地点开展考察调研。南涧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南涧跳菜艺术之乡”,其民族风情浓郁、地域特征突出、生态环境良好,孕育出了以“彝族跳菜”为代表的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访过程中,调研组切身感受到了南涧县独具特色、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与自然风光。

在调研座谈会上,与会的南涧县文旅局负责同志围绕南涧县打造文化IP助推文旅产业发展情况向调研组进行了汇报。近年来南涧文旅围绕五张名片,充分挖掘传承和利用好跳菜文化等多元特色的文化IP,结合节庆、体育等新业态,大力发展文创产业,不断向“绿色茶区、农旅融合发展示范县”的发展定位迈进。

张虎对调研组一行表示欢迎,他表示,南涧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IP的打造与利用,努力将文化价值转化为市场价值。以跳菜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在彰显中国文化魅力的同时带动从业人员增收致富,新的文化名片--茶文化以及茶马古道历史传承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载体,以无量山为根基的生态文化成为了“两山”理论在南涧的成功实践让广大群众吃上生态饭,依托水电站建设兴起的垂钓文化将澜沧江高峡出平湖的独特优势充分发挥。未来,南涧县将进一步融入滇西旅游大环线,发挥交通优势、加强人才培养、补齐旅游基础设施短板,走出了一条以绿色为底色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周国珍对南涧县文旅产业发展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她表示,南涧县相关部门在文旅产业发展上思路清晰、规划合理、推进有序、后劲有力,在文化IP的挖掘、传承和保护工作上成效显著。南涧是一个有着国字号文化名片的“跳菜之乡”和“无量胜境”,要进一步将得天独厚的文化势能转化为产业动能和致富效能,在以生态、茶为特色的山文化和以垂钓为特色的水文化上做足文章,进一步发挥好文化IP的宣传、引流能力,紧密结合州委、政府“南部弥南农旅结合”的发展定位,走出一条南涧特色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9月22日,调研组一行来到巍山古城继续开展调研行程,先后参观了正在修缮改造的先锋崇正书院施工现场、文华书院、南诏博物馆和非遗扎染街区。巍山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文物古迹众多,是南诏发祥地、红河源头,誉为“文献名邦”,获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调研组通过“沉浸式”地走访参观,深切领会到巍山古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调研座谈会上,来自巍山县政府办、文旅局、住建局、南诏镇、民盟巍山县支部以及县旅投公司、华侨城、自在文旅等参与古城保护开发工作的单位和企业代表围绕巍山县文化IP助推文旅产业发展情况开展汇报交流。

官家富感谢调研组一行到巍山开展调研指导,他表示,近年来,巍山县高度重视文旅产业发展,始终锚定州委、州政府“历史文化名城样板、文教科创新城、民族团结进步标杆”三大发展定位,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用好6张“文化名片”,把文旅产业作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进行重点培植。当前巍山文旅产业依旧存在提升空间,例如文创产品的创意性和代表性急需增强,市场主体的示范带动效应仍需要进一步开发,游客引流能力亟待提升,旅游基础设施短板还需进一步补齐。下一步,巍山县将继续以文物古建筑的活化利用为有力抓手,深度挖掘文化IP产业价值,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将游客流量转变为创收的“留量”,促进巍山文旅产业的绿色健康发展。

周国珍对巍山县近年来在文旅产业上的保护开发工作表示赞扬,并感谢巍山县相关部门同志对民盟调研工作的大力支持。她表示巍山县文化厚重、历史悠久,文旅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希望巍山县抢抓州委、州政府“大祥巍一体化”战略发展机遇以及大南高速公路(巍山段)通车的历史机遇,主动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进一步突出自身特色,避免同质化竞争;找准宣传主题,重视新媒体营销;培植文创产业,丰富旅游内涵;开发、运营好以党校干部教育为主的“红色研学”新赛道,持续加强对文化IP的挖掘保护和开发利用,进一步提升旅游的美誉度、外向度、吸引力,向全国打响巍山文旅金字招牌,不断推进巍山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南涧、巍山两县统战、文旅相关负责同志,民盟大理州委机关干部、民盟巍山县支部盟员参与本次调研。

文字:王亚东  图片:段杰  编辑:陈晓熊  审核:王文华

打印页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