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宣传部
- 发布时间:2008-04-03
- 字体:【大中小】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豪情满怀。在党的领导下,西双版纳州也和全国一样,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和深入,不断优化教育资源,全州顺利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幼儿教育、基础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这对全州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但是,我们也冷静地思考着我州教育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尽管我州财政很困难,政府仍然在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从总体看,我州学校的硬件建设是越来越好,示范学校、重点学校已初具现代化规模。可是,我州的教育教学质量从横向比,差距很大,老百姓不满意,我们自己也不满意。当然,影响全州的教育教学质量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但从我们教育本身而论,出现的问题就像一个“木桶原理”,是“学校管理”有了问题。一个木桶能盛多少水,绝对取决于围成木桶圆周的最短的那块木板。教育教学的质量,与学校的管理密切相关。我们看到了学校管理的那块“短板”,就要想办法采取补救措施,使木桶装上满满的一桶“水”。我下乡调研学校的有关情况时,有老师说:过去是校长围着我们转,现在是我们围着校长转。我暂且不说此意见的对与错,但客观地反映出我们学校必须加强有效的管理,认真反思我们在管理工作中的失误或偏差,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全州的教育教学质量才有质的上升。
教育专家魏书生说,我靠什么管理?他说一靠科学、二靠民主。
一靠科学,就是学校要有一套严密的计划系统、监督检查系统和总结反馈系统,将三个系统紧密联系,互为结果,就不会有大的闪失。对教师的教学管理是如此,对学校的班级管理也是如此。
二靠民主,就是要树立服务意识,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要发展学生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学校领导决策要民主,要多商量;在学校建立的制度之内要人人自由平等,在制度之上没有权威,当然制度也要不断更新、不断创新。
于是,就我们教育系统自身而言,我想到了以下几点建议:
1、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在加强校长队伍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重在落实,要在提升校长素质上狠下功夫,要在改进校长的工作作风上狠下功夫。如今的中小学已经成为的一个事实是,某些校长的职责便是主管校外——联系、协调、关系,校内基本是“业务”副校长管。这样的“约定俗成”说明了什么呢?校长一定要“务正业”。一定要兼课或听课。要按2003年局发175号文第12条的规定执行。教育主管部门与校长签订了学校工作目标责任书,签字盖章仅仅是工作的开始,要重在过程督导和检查,要深入到有关学校去多听听老师和学生的意见,不打招呼地到学校多看看校风校貌,这比看总结、听汇报要强得多,要实在得多。发现问题对症下药,教育主管部门领导要有鲜明的态度,要有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这无形地增强了学校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2、建议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打造一个团结向上的、朝气勃勃的教师群体,要狠抓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业务素质的提高,让教师在教学园地里有奔头,辛勤耕耘了有甜头,切实保护好学校这方心灵净土。让教师每天尽到自己工作责任的同时,更要让教师每时每刻都能享受到生存的快乐和幸福。为什么有的学校培养出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留不住、会外流,恐怕与校长、与工作环境有关。营造出校园和谐的人文环境十分重要,希望在我们学校领导身上啊!
3、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一定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一定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然而在现实的素质教育中,出现了许多借口。比如:对学校教育存在问题的批判简单化、狭窄化,责任总是别人的,不是自己的;高考的指挥棒不改,学校无法改;家长和领导看的是升学率、此项标准不动,学校无法动;素质教育不被社会接受等等。在教育教学上出现的许多困惑我们应多想想,应该有一个客观的判断标准,要站在学生家长的位置上和为人民服务的态度上注意思考行为后的实际效果。为提高教学质量,有的学校按分数编排好班和差班,说的是分层次教学。我们又反过来问问,你是怎样分层次教学的?你的教学方法采取了哪些特别的措施?你是否有分层次教学的具体教案?《义务教育法》上早已否定的东西,我们一些学校的个别领导还在变相维持,试问我们的法制观念在哪去了?又比如利用节假日或双休日补课问题,是真的在为学生插缺补漏或是在赶进度上新课?恐怕学校领导心里最明白。我不反对为某些学生补课,适当地为学生插缺补漏是应该的,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补课不是上新课,上新课一定要放在正常的教学日程中进行。如果一味加大课时量,学生失去自我学习、自我消化的空间,这是违背教学规律的。这样去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恐怕是缘木求鱼,逆水行舟。
4、必须建立狠抓教学质量的工作机制和奖励机制。教育行政部门的一把手、教育科研部门的一把手、学校校长一定要深入课堂、深入教师、深入学生,种好自己的“实验田”,要有一套基本的计划、管理和监督系统,要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和途径,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在落实上狠下功夫,这才是根本。要建立优质优奖的激励机制,特别是在转变后进生班级成绩突出的,要给予特别奖励。对于勤奋工作,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在晋升职务、聘任、评选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对于教学成绩突出的学校,要给予重奖。
当然,要提升我州的教育教学重量,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比如对学校教育教学的指导问题、对依法治教问题、对我州教科所的建设和力量发挥的问题、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关的诸多问题,这不是我们学校本身所能完全解决的,就暂且不论罢。
以上所说都是个人的一孔之见,也许十分偏激。但我对全州提高教育质量的期望,心是切的,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始终充满着信心。
西双版纳的天是蓝的,西双版纳的水是甜的,版纳人的心灵是真诚的,愿我们广大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为科教兴州做出更大的贡献。
(李文郁)
(注:此文是作者于2008年3月在西双版纳州政协十届二次会上的大会发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