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民盟云南省委
- 发布时间:2025-07-14
- 字体:【大中小】
为扎实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进一步传承民盟优良传统,汲取奋进力量,7月8日,民盟昆明市第三十一中学支部在民盟传统教育基地——闻一多公园开展组织生活,追寻民盟先贤足迹,传承民盟优良传统。
盟员们首先来到闻一多朱自清旧居。这座昆明传统“一颗印”式建筑,静静诉说着抗战时期的峥嵘岁月。这里既是清华文科研究所旧址,也是闻一多朱自清旧居。“闻先生在昆明八年是他学术生涯最辉煌的时期,更是他民主思想升华的关键阶段。”一位老盟员凝视着展柜中的手稿感慨道。盟员们通过数百件珍贵照片、书信和历史物件,深刻感受到:走进故居,先辈们的荣光与艰辛历历在目,战火中的知识分子,在贫寒中坚守学术理想,为民主事业献出生命,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流传。
在云南民盟历史陈列馆,多党合作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展馆系统呈现了民盟云南省组织与中国共产党“共克时艰、共历风雨、共襄伟业”的奋斗历程。
踏着长长的青石板路,盟员们来到梁思成林徽因旧居。历经沧桑的院落,是两位建筑大师在昆明的生活见证。展馆内,盟员们驻足于两位先生生平展板前,讨论着他们对古建筑保护的卓越贡献。故居窗棂透进的阳光,仿佛穿越时空,照亮了民盟前辈的精神图谱。“在梁林旧居,我们触摸到了中国建筑学科的根基。”一位从事教育工作的盟员在笔记上写道。
活动中,盟员们积极分享感悟: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在讲台上讲述和传承“闻一多先生的红烛精神”、发扬“梁思成林徽因对学术执著追求”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专业人才。今天我们重走先贤路,就是要传承“立盟为公”的精神基因,在新时代,把爱国情怀转化为履职实践,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民盟力量。
暮色渐起,盟员们走出公园。回望中,闻一多雕像在夕阳下熠熠生辉。芦苇荡后的城市华灯初上,当年民主志士为之献身的和平繁荣,如今已成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