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民盟云南省委
- 发布时间:2025-08-11
- 字体:【大中小】
在民盟先贤、中国现代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的奠基人胡焕庸先生发布“瑷珲—腾冲线”(亦称“胡焕庸线”)90周年之际,人口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暨第九届人口与区域发展学术研讨会8月3日在云南省腾冲市举行。
本次论坛以“人口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重要论述,围绕”十五五”人口规划建言献策。来自湖北省、云南省、上海市、重庆市等全国各地的5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胡焕庸线”西南端点——云南省腾冲市,共同探讨我国人口高质量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政策。
全国政协常委、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盟湖北省委会主委杨云彦,全国政协常委、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盟云南省委会主委、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徐彬,中国人口学会第十届理事会会长杨文庄,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丁金宏,重庆工商大学原校长王崇举等多位领导专家出席了此次会议。
徐彬主委致开幕辞。他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莅临云南腾冲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胡焕庸线”不仅是地理和人口分布分界线,更是多民族聚居的文化纽带。云南省始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增强各民族的文化认同与凝聚力,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近年来,云南省通过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实现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良性互动,全力打造“云南的生活”品牌,促进区域人口均衡发展。
杨文庄会长在开幕式上讲话。他表示,“胡焕庸线”长期以来是我国国土规划、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准则和重要参考。围绕“胡焕庸线”形成的“时代之问”、“人民之问”,需要学者们深入研究和探讨。我们必须在深刻理解“胡焕庸线”所昭示的规律的基础上,探索一条人口高质量发展与区域协调共进的新路,让东南的创新引擎与西北的生态屏障交相辉映,让生产要素在广袤的国土上创造更大价值,让各区域在民族复兴的宏伟画卷中各展其长、美美与共。
论坛主旨报告环节。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丁金宏、云南大学教授文传浩、中国建设银行总行研究员张山林、重庆财经学院院长吴华安、湖北经济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赵锋先后做主旨报告。重庆工商大学原校长教授王崇举、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易成栋做了点评。
论坛专题报告阶段。云南省统计局人口就业处副处长黄秀娟、武汉文理学院图书馆副馆长吴少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向华丽、武汉轻工大学副教授赵伟锋以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朱明宝分别作专题报告。太原师范学院期刊中心主任凌日平、桂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褚清华做点评。
杨云彦主委做总结讲话。指出,“胡焕庸线”研究必须紧扣国家重大现实问题,重点围绕人口结构转变、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及双循环格局五大维度展开创新探索。杨主委强调,今年正值“十五五”规划编制期,此次会议为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支撑。一要树立“大人口观”,统筹考虑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多维度关系;二要大力健全生育政策支持体系,立足实际需求,完善生育支持措施;三要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拓展人口红利的时代内涵;四要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产业振兴,探索电商、旅居就业等新业态发展路径;五要实施精准老龄化应对策略,强化政策的可操作性。
本次研讨会由湖北经济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承办,民盟湖北省委会支持。民盟云南省委专职副主委李江虹、民盟湖北省委专职副主委朱梅及两省6位盟员论文作者代表应邀参加会议。
“胡焕庸线”不仅是一条地理分界线,更是一部解读中国区域发展的国情密码。腾冲是“胡焕庸线”西南端点,具有独特的地理与人文背景。在腾冲召开本次论坛,既是对民盟先贤胡焕庸先生学术精神的传承,更是对人口高质量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路径的新探索。论坛进一步深化了对“胡焕庸线”理论与实践价值的认识,为更好开展“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研究,做好“十五五”人口规划开拓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