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22-11-23
- 字体:【大中小】
2022年11月17日,为了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云南省政协副主席、民盟省委主委、省社会主义院长徐彬到大理州调研中和邑村乡村振兴工作并主持召开调研座谈会。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陈雯课题组一行深入中和邑村开展实地调研与水土采样等工作。大理州人民政府副州长刘占华参加座谈会。
座谈会上,徐彬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明确要求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并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当前我省正处于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历史关口,云南民盟要最大限度调动盟内外智力资源和科技力量,全方位助力我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大理州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徐彬表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陈雯课题组多次深入中和邑村调研,并制定中和邑村振兴发展方案,对此表示感谢。希望大理市与陈雯课题组专家团队加强沟通对接,围绕之前确定的三个实施方向加快工作落实,力争在年底前取得实质性的成效。希望通过乡村振兴、现代农业发展、湖泊生态环境治理等试点示范,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做好示范引领,建好美丽乡村,探索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之路。
大理州副州长刘占华代表大理州政府对民盟云南省委和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课题组对大理市乡村振兴的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她表示大理州政府将对中和邑村振兴发展项目全力支持,并要求大理市、喜洲镇会同课题组加强对龙湖湿地及其周边生态环境系统治理的研究,尽快拿出具体方案,争取纳入山水林田湖草沙专项项目资金。
陈雯研究员表示,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课题组会结合中和邑村未来发展需求适时引入相关专家团队,加强乡村振兴的知识培训和技术支持。课题组也将持续跟踪目前开展的项目,回访村民,探讨“可食院落”如何与喜洲美丽庭院工作相结合,将从深化中和邑村定位研究、带动村民参与村庄改建与产业培育发展、加强水系与生态优化提升三方面有序开展相关工作,并尽快与中和邑村已有项目设计方与建设方进行对接,对目前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再优化再完善。
大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周志明就中和邑村振兴发展合作课题工作进展情况作了介绍。大理市乡村振兴局、市财政局、洱海管理局等相关部门以及喜洲镇主要负责人围绕洱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文化传承与文物保护、项目经费保障、合作课题合同签订等方面做了补充发言。
18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课题组带领团队对中和邑村及其周边库塘、龙湖湿地及其周围水系环境、污水处理厂等进行实地调研,与当地村民进行亲切交流,了解村民们对中和邑村建设的想法及建议,并与喜洲镇政府相关负责人围绕村庄及农田排水、龙湖湿地及周围库塘自净和纳污功能较弱等问题进行座谈交流。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课题组,民盟云南省委有关部室,中共大理州委统战部,民盟大理州委,大理市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座谈并陪同调研。
撰稿 图片| 李金良
编辑 | 刘顺年
审核 | 李金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