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基层大理
大理
认真履职,积极参政议政
  • 发布时间:2022-02-09
  • 字体:【

认真履职,积极参政议政

——大理市十届一次“两会”上的民盟好声音

大理市十届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十届一次会议分别于2022年1月22日至1月26日、1月21日至1月25日在下关召开。

今年是大理市人大、政协换届之年,民盟盟员中有1名盟员担任人大代表,6名盟员担任政协委员。会议期间,盟员中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履职,认真审议大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等重要报告。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就加快大理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在“两会”上传递民盟“好声音”。

加强人才引进扶持力度——人大代表罗桂兰认为,未来城市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最核心的要素是人,全国各地均纷纷上演“抢人大战”。大理市存在人员外流特别是年轻人外流突出,难以吸引高层次人才来大理(到大理后又留不久)和本地高校培养的大学生服务地方比例偏低的问题。建议出台大理市人才引进政策,针对不同层次人才给予不同待遇;与高校共建滇西国际交流中心,搭建科研平台引进高层次人才,并给予他们子女入学、亲属就医、配偶就业、住房养老等政策优惠;对于支援大理市建设的有贡献的挂职干部、银龄教师和相关人员,授予其“荣誉市民”称号,可享受景区游览门票、指定商家消费一定折扣等优惠。

如何适应“双减”政策——政协委员戴建勋认为,2021年“双减”政策正式落地,教育改革一直是民生重大工程之一,“双减”意见出台后,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切实减轻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但在具体工作落实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一是部分学校、老师把“双减”搞成“双免”;二是“双减”减轻了孩子的负担,也拉开了孩子间的差距;三是“双减”后部分家长放任孩子过度游戏、娱乐。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校长、老师的培训力度,正确实施“双减”政策;定期召开家长会加强学校和学生家长的沟通,提升家校共育工作水平;探索出台“双减”下的家庭教育管理制度,合理规划孩子休闲娱乐时间。

加速推进居民天然气入户工作——政协委员梁昊丹认为,中缅天然气管道已经建设完成,目前大理市天然气管道建设较为滞后,没有实现天然气管道的全覆盖,农村地区覆盖率更低,很多非常成熟的天然气相关产品还不会使用,大理相关天然气配套产品市场也没有完全形成,很多百姓还不知道天然气的便利性。建议进一步加快大理市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为天然气入户工作创造条件;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改造、提高天然气入户率;加大天然气相关产品的宣传力度,鼓励宾馆酒店、商业中心、写字楼、医院、交通枢纽站等公共建筑推广燃气空调;降低天然气气源开发使用费、开户费,降低天然气用气成本,让利于民,提高广大市民对天然气的知晓率,鼓励广大居民使用天然气产品。

会议期间,民盟大理州委紧紧围绕生态建设、洱海保护、乡村振兴、城市精细化管理、城市规划、社区治理能力提升、垃圾分类、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加强学校卫生室建设等方面在本次全会上提交了《关于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提案》《关于充分发挥洱海生态廊道旅游文化附属功能的提案》《关于关注新型实地农民生活问题的提案》等党派集体提案15件,7位盟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低碳生活、绿色发展、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提交了《关于将碳中和指标纳入大理市企事业单位生产指标考核的建议》《关于扶持本土企业软米销售的提案》《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提案》等代表议案和委员提案10件,议案、提案问题看得准,意见建议切实可行,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政协全会“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协商会上,民盟大理州委秘书长戴建勋代表民主党派届别作了题为《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长足进步》的主题发言,发言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点名表扬,要求相关部门认真梳理发言意见建议,逐一制定采纳落实措施加以采纳吸收,及时与委员沟通,把真知灼见的建议转化为工作措施和工作成果,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相关工作有效落实。

会议表彰了2021年政协工作先进集体、个人和优秀提案,戴建勋担任组长的民主党派活动小组再次被评为先进委员活动小组,盟员赵华兴、张春炼被评为优秀政协委员,民盟大理州委集体提案《关于在“十四五”期间加快实施电动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提案》、戴建勋执笔的党派小组集体提案《关于全面清理整顿消防通道,确保无障碍实施消防救援的提案》和戴建勋提交的个人提案《关于做好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提升城市品质的提案》被评为优秀提案,分别受到表彰。

打印页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