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21-10-18
- 字体:【大中小】
“沪滇合作•民盟乡村振兴示范点”自2021年3月启动以来,云南、上海两地民盟组织积极工作,在前期充分考察调研之后,最终达成“空中课堂”教师培训项目、“职教展翼计划”项目等8个子项目落户云南帮扶意向。时隔半年,“沪滇合作•民盟乡村振兴示范点”共建项目进展情况怎样?后续项目合作上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关注重视?带着这些问题,2021年10月14日,云南省政协副主席、民盟省委主委、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徐彬率民盟省委调研组,专程到宜良县调研指导“沪滇合作•民盟乡村振兴示范点”共建项目并召开调研座谈会,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当天,在民盟云南省委社会工作部部长、一级调研员马荣惠,民盟昆明市委主委、昆明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总站站长刘龑,中共宜良县委书记刘中政,县政协主席段富的陪同下,调研组一行分别到清远小学、为君开基地、宜良县职业高级中学等地,实地调研“空中课堂”教师培训项目、“校园师生健康饮水工程”项目,三角梅产品研发及产业发展,“职教展翼计划”等项目推进情况。
在清远小学,调研组详细了解了“空中课堂”乡村教师培训项目开展基本情况,听取了学校相关负责人情况汇报。 “空中课堂”教师培训项目在上海市教委的大力支持下今年4月起开展至今共举行4次,宜良县近2000人次小学语文教师及教研员进入专门研习平台开展线上学习,大家反响广泛受到好评。
调研组还实地调研了“校园师生健康饮水工程”项目安装和使用情况。由盟员企业、上海水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云南试点学校捐建价值100万元的终端直饮净水设备30台(武成小学23台、清远小学7台),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已经投入使用,充分解决了两校师生健康饮水需求。
在为君开基地,调研组实地了解到,作为昆明宜良县花的三角梅产业,在各级的积极引导、扶持下,产品研发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阶段,目前全县拥有三角梅品种200余个,年产销量已由5年前的约300多万株(盆)增加到3千万株(盆)左右,宜良县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三角梅产销中心和中国三角梅之乡。
在宜良县职业高级中学,调研组实地查看了“职教展翼计划”项目开展情况,听取了学校相关负责人汇报了项目前期双方合作的准备情况,目前工作进展程度,下步工作打算等情况。调研组对宜良职中的学部制改、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引厂入校、机构改革、管理模式等成功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希望校企深度合作实训基地自媒体电商实训室、新能源汽车实训室等,要抢抓机遇,多向上海建桥集团学习,真正实现中西部协同发展,大手拉小手,共迈富裕路。
在随后召开的调研座谈会上,民盟昆明市委副主委、县政协副主席刘海燕综合汇报了“沪滇合作•民盟乡村振兴示范点”共建项目现阶段推进情况。刘龑围绕项目落地落实谈了认识和体会,表示将根据昆明民盟实际,找准切入点,做好沪滇民盟合作的桥梁和纽带,确保项目保质保时地顺利完成。
刘中政从扩大三角梅影响力及发展、云南土著鱼打造、职教园区申报、注重对南盘江的保护等方面向调研组进行详细介绍。他表示,宜良作为滇中粮仓,宜良因水而兴、因水而富、因水而美,还粮于田、还木于山,助力昆明的粮食安全,发挥宜良的贡献,离不开现代农业的发展。当前“沪滇合作•民盟乡村振兴示范点”在宜良县共有6个项目,主要集中在教育、文化、科技、卫生四大领域,这正是民盟之长、宜良之需、群众之盼。他表示,宜良县将立足本县实际,充分整合资源,保障落地项目有序有效推进,全力推动项目建设。
徐彬对宜良县开展“沪滇合作•民盟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民盟云南省委将秉承民盟“奔走国是、关注民生”的优良传统,围绕参政党建设“四新”“三好”新要求,量力而为、量力而行,继续有序有组织抓实项目目标任务相关工作;将力所能及地提高对三角梅科技创新的技术支持力度,将其打造成宜良的一张名片。他希望,宜良县发挥优势,加强对土著鱼的保护、打造力度;在职教园区建设过程中,注重发展方向与行业深度融合,在产教融合上有实实在在的定位、举措,确实改善提升办学的基本条件、规模、质量。
当天,调研组还去到靖安哨68道拐彝族村,现场考察调研了“亮村工程”项目。盟员企业、上海博阳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向靖安哨68道拐彝族村捐赠太阳能照明设备等新能源充电装备,助力当地“平安乡村、生态乡村、文化乡村和数字乡村”建设。
宜良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普吉庆主持座谈会,县教体局、文旅局、林草局、卫健局、南羊街道、匡远街道等主要领导及项目负责人,民盟云南省委社会工作部、宣传部相关同志参加了调研座谈。
文/图:严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