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21-04-27
- 字体:【大中小】
【上海与云南已有20多年的合作缘分,今年民盟上海市委会与民盟云南省委会首次携手“沪滇民盟合作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点项目”,明确了合作共建实施区域以昆明为主,以宜良为重点。其中“空中课堂”就是此次合作项目的第一步。民盟昆明市委会积极配合,两地盟组织在年初已深入调研宜良县目前教学实际情况,为后续引进上海优质教育资源,更好助力宜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好了基础。】
4月24日,沪滇合作“空中课堂”启动仪式暨教师培训项目首课在宜良县清远小学举行。宜良县小学语文教研员、骨干教师及宜良县袁富云语文名师工作室的部分成员携手相聚“云上”,共享了一场语文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饕餮盛宴。
民盟上海市委会秘书长费俭在启动仪式上视频致辞。她指出,沪滇民盟共同携手,“空中课堂”首次走进昆明,落户宜良,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部署。两地民盟共同努力,发挥好上海优质教育的优势,在宜良县探索教育精准帮扶新模式,以信息化手段助力宜良县小学师资培育,凝心聚力,助力城乡教育发展,加快教育均衡发展。
民盟云南省委会专职副主委朱旗做开班动员,并对项目正式启动表示祝贺。他指出,“空中课堂”项目是“远程支教,振兴乡村教育”的努力实践,是积极探索教育助推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云南、宜良与上海三方要及时协调沟通,共同制定出符合宜良教育实际情况的一个时期的课程、课件安排的计划,提高“空中课堂”教学的针对性、统筹性。他希望,参加“空中课堂”听课的学生和老师珍惜机会,加强“空中课堂”视频学习、在线研讨、参与评论等环节的教学管理,不断提高“空中课堂”教学的实效。
启动仪式结束后,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上海市小学特级教师薛峰做了《透视上海市小学语文学科空中课堂》的专题讲座。向参训教师介绍了“空中课堂”的基本概况。通过案例,具体讲解统编语文教材在备课和教学时,要关注单元教学的设计和实施,彰显单元目标的统领性,体现单元文本特点和文本间的联系,体现单元板块之间的联系性。通过具体课例,讲解在研究教材时要关注语文要素的理解;要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要关注学习的一般途径;关注主问题的解决,关注特殊单元的实施策略;关注学生的答题思路;关注教师总结的语言和角度;学习规范的教学语言。
“空中课堂”教学互动
课后,参训教师通过“空中课堂”的形式线上答疑,与上海的优秀教师面对面讨论和交流。宜良县匡山小学的杨忠玉老师就结合课后习题备课的问题与薛峰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宜良县清远小学袁富云副校长就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知识如何重新建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如何统一,实现教得有序、教得有趣、教得有效、教得有智慧,与专家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民盟昆明市委会主委、昆明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总站站长刘䶮;副主委、宜良县政协副主席刘海燕持续跟踪“空中课堂”项目落实,为项目顺利实施与开展,协调宜良县教体局、教育科学研究、教师发展中心、宜良县清远小学,在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刘?说,扶贫先扶智,乡村振兴的明天就在这些孩子们身上。“空中课堂”是沪滇民盟合作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点项目之一,是两地民盟经过多方协商,努力争取到的专门向宜良县定向开放的教育帮扶项目,我们一定要珍惜机会,把握机会,争取通过这次合作,总结经验,探索出适合云南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新模式,为云南的教育公平和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