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信息
要闻信息
【妇女节专题】致敬云南女盟员——绽放新风采,建功新时代
  • 发布时间:2021-03-10
  • 字体:【

女人

扮演了太多身份

诠释了各式的自我

可以贤惠,斯文,淑女,宁静...

也可以干练,帅气,理智,勇敢...

女人们支撑起自己的小家

也为新时代大社会营造出一片

忠诚奋斗

淡泊名利

苦干实干

奉献自我

“女神”的蔚蓝天际

愿一切美好如期而至

在这个独一无二

属于女神们的节日里

致敬女盟员

绽放新风采

建功新时代

中国消除贫困奖感动奖获得者

#丁莲#

丁莲,民盟盟员,原《红河日报》的一名民生记者。她20年如一日,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大爱无疆的高尚情怀,矢志不渝地关爱社会弱势群体,在红河州持续发起帮贫、济困、助学、修路、架桥等公益活动。经她发起捐款或主动联系后建成和在建的爱心桥(路)达18座(条),为贫困山区经济发展、群众生产生活发挥了巨大作用。她用个人收入先后持续资助贫困学生20余名,并带动和联系他人一对一助学达5000余人次,用实际行动完美诠释了中华民族历来崇尚“扶正扬善、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个旧市、红河州,乃至中国消除贫困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奉献。他曾先后荣获:2011年,民盟中央先进个人、红河州道德模范、红河州希望工程20年杰出建设者。2015年,中国消除贫困奖感动奖,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民盟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云南省道德模范、红河最美志愿者。2016年云南省脱贫攻坚奖。2017年,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昆明好人、红河州十大好人、感动个旧十大人物。2018年,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

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获得者

#柳清菊#

柳清菊,民盟云南省委副主委,省妇联兼职副主席,省微纳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云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来,她先后主持承担了包括国家军工863计划的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等在内的多项课题的研究。在光催化材料、高性能复合无机抗菌材料、新型有毒有害气体传感材料与器件等的理论设计、合成制备、机理研究及应用技术研发方面均取得了多项综合性的创新成果。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80多篇,16项专利获得授权,多项成果正在向产业化推进。她被遴选为“十二五”国家863计划主题专家,是新材料技术领域27位主题专家中唯一的女性。她入选教育部首批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被选拔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先后荣获第三届全国新世纪巾帼发明家新秀奖、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妇女创先争优先进个人、云南省十大杰出青年、云南省十大女杰等多项荣誉称号。2016年2月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于黎#

于黎,民盟盟员,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省高校动物遗传多样性与进化重点实验室主任。多年来,她潜心从事以重要珍稀濒危动物类群开展分子进化研究,为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在生物化学家张亚平的指导下,她和她的团队揭开了小熊猫的身世之谜,探索出小熊猫既不属于浣熊科,也不属于熊科,而应单独列为小熊猫科的突破性成果被发表在本领域国际权威刊物《系统生物学》上。她和她的团队又通过DNA鉴定,确定了怒江州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发现的金丝猴为世界上第五种金丝猴--缅甸金丝猴重大结果,首次在分子水平上肯定了我国境内也生存着新种金丝猴,对提高和加强该种金丝猴的监测、保护和研究产生了重要意义。她在重要动物类群的起源和演变机制的分子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的原创性成果,同时得到国际国内的认可。她有40多篇论文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其中SCI论文有30多篇,并荣获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霍英东教育基金青年教师奖、云南省青年科技奖等奖项。她先后入选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2013年被中国科协等单位授予青年科学家奖、2017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名单、2015年被共青团中央授予五四青年奖章、2018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019年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云南省第四届兴滇人才奖获得者

#向荣#

向荣,民盟云南省委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云南大学公共管理(社会工作)学院社会工作研究所所长、副教授。近年来,她创建了云南大学公管学院社会工作研究所我省首家社区照顾服务中心,荣获国家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建设示范单位。她带领团队长期对流浪儿童、少数民族农村妇女、外来流动人口等开展专业化社会服务与法律救助服务,积极探索社会治理创新下的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三社”联动,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了多个村级社工站,与省妇联合作建立妇女之家和流动妇女儿童示范工作站,针对家庭暴力防治建立隐蔽的受暴妇女庇护所,共为10余万名妇女提供社会求助服务。她积极探索灾害社会工作,在昆明3·01暴恐事件、鲁甸8·03地震等重大突发事件中,协助建立灾害社工支持体系等都作出了突出贡献。她先后荣获全国妇女儿童维护权益个人优秀奖,云南省第四届兴滇人才奖等。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

#王睿睿#

王睿睿,民盟盟员,云南中医学院中药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她从2002年开始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5年硕博连读和7年实验室工作,跟随导师郑永唐研究员从事艾滋病研究。10余年间,她主要从事抗HIV药物药效学研究,为实验室建成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和动物模型较完整的抗HIV药物药效学评价体系平台和成为我国抗HIV药物研究的最主要基地之一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中抗HIV-1新药“西夫韦肽”和“阿兹夫定”已获得CFDA的药物临床研究批件。她调入云南中医学院中药学院任教主要开展HIV相关深部感染真菌筛选和作用机制研究,期望发现可以治疗艾滋病相关深部真菌感染的中药和民族药,先后主持或参与了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中医联合项目重点项目等各类项目10余项,至今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85篇,参编专著4部,合作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7项,其中获国际专利授权2项,国内专利授权5项。2007年和2010年分别获云南省科协第八届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排名1)和云南省科协第九届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排名1),2009年“抗HIV药物研发关键技术建立及其应用”获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3),2017年“艾滋病诊断,治疗和预防产品的评价关键技术建立与推广应用”获国家科学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6)。2016年获批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学科带头人。

全国五好文明家庭获得者

#刘廷桢#

刘廷桢,纳西族,民盟盟员,曾担任丽江海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丽江青龙山旅行社总经理。多年来,她及其团队不断开拓旅游市场,创新旅游思路,为丽江旅游的发展壮大做出了突出贡献。与此同时,她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热心致力公益事业。生活中,她以礼修身、以德齐家,精心经营的家庭虽普通却不凡,成为大家传颂和学习的榜样。为人子,忠孝修身,贤良淑德,为女性代言成为典范。30多年前,她和丈夫在一个不到20平米的单位宿舍里成婚组建家庭,新婚不到2个月,丈夫便被派往支援藏区工作,一去就是3年多,丢下了年迈多病的婆婆和未成年的弟妹,面对丈夫的远行和需要照顾的一家老小,为了支持丈夫很快转变角色,从一个养尊处优的“娇小姐”变成了地道的人妻、人母、儿媳妇,学会了买菜、做饭、操持家务,照顾老人。她婆婆体弱多病,没有什么经济来源,于是她义无反顾的扛起了家庭的重担,先后为小叔子、小姑子操办婚事,帮助他们成家立业。一桩桩一件件平凡的小事将她和这个家庭血脉相连。30多年来,她夫妻以身作则,坚持把“孝、善、诚、博、仁 、爱”立为家风,形成了“夫妻恩爱、孝敬老人、热心助人、和睦邻里”的良好家风。先后荣获全国五好文明家庭、云南省最美家庭、云南省五好文明家庭、丽江最美家庭以及改革开放40年模范先进人物、好家风好家训等荣誉称号,她家的事迹也分别在国家级刊物《文明》《光明日报》《云南日报》《丽江报》《华夏民族》等刊登推介。

云南省脱贫攻坚奖获得者

#马荣惠#

马荣惠,民盟云南省委社会工作部部长。自2013年任职以来,认真学习贯彻民盟中央、民盟省委关于社会服务工作及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意见和云南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安排部署,健全工作机制、拓展帮扶思路、落实帮扶项目,使烛光行动、新农村建设、同心工程等广结硕果,有力推动了云南民盟社会服务工作迈上新台阶。对口牵头援建华宁县“迎春桥”及民族文化广场,共投资50余万元;累计开展帮扶项目40余项,投入项目资金、培训经费370余万元,捐赠设施设备150余台(套)。至此云南民盟在全省范围内共建“黄丝带”帮教基地20余个,为帮教基地联合捐赠价值3万余元的图书,帮扶基金7万余元, 价值6万余元医疗用品、体育用品;组织盟员律师、女检察官、艺术家及演职人员开展帮教文艺演出;邀请盟内外专家在西双版纳、红河、昭通等帮教基地为近1.2万余名服刑人员开展48场法律知识、心理辅导、技能技艺等专题讲座,共组织盟员律师200人次进监区进行“一对一”法律咨询和“一元钱代理”法律辩护等服务,开创了教育改造工作新局面。特别是近三年在助力会泽县新街乡闸塘村脱贫攻坚战和对口迪庆州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团结一切力量扶贫又扶智,促成两地提前脱贫出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所领导的部门2014年至2020年,连续6年被盟中央授予社会服务先进集体,2019年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21年被全国妇联表彰为全国巾帼文明岗。个人2019年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奖等多项荣誉。

云南省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刘丽晶#

刘丽晶,民盟盟员,云南傣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2013年创办公司,主要从事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及推广、七彩野地花生的种植及销售,企业创办以来采用“党支部+贫困户+企业”的方式组织专业合作社开展生产活动,解决80余人就业,提供临时用工岗位500个,培训农民达10000余人次,累计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4000余户。累计募集善款80余万元,个人累计捐款30余万元。疫情期间,个人筹集口罩10000个捐往湖北医院,累计捐赠2万元七彩野地花生系列食品。先后荣获全国创新创业大赛优秀企业奖、第八届云南青年创业省长奖、第三届云南省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2020年荣获云南省青年五四奖章。

中国民主同盟抗击新冠肺炎先进个人

#杨秀菊#

杨秀菊,民盟盟员,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云南省预防医学会常务委员、云南省医院感染管理质控中心专家组成员、大理州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成员。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她应呼而至、挺身而出,用专业坚实的臂膀扛起疫情防控大任,诠释了医护人员的无私与无畏,用自己的行动彰显着生命的价值。疫情暴发后短短数日,远在祖国边陲的云南大理也受到了波及,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为滇西地区抗击疫情的重要阵地,其感染管理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科主任的她更是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自疫情暴发后,她便兢兢业业地与同事们坚守在大理的防疫一线,负责疫情信息收集、报告、分析,指导病区开展消毒隔离工作,指导医护人员进行个人防护等,大理地区新增确诊和疑似病例逐渐下降,治愈患者逐渐增多,总体的防疫状况逐渐好转。同时她凭借感染防疫岗位奋战25年的丰富经验,积极响应“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号召,58岁的她第一时间主动报名请缨驰援湖北。“有经验,有能力,更有自信能够肩负起抗击疫情的使命!”作为常年工作在一线的感染管理专家,她态度很坚定并抵达湖北咸宁通山县。随后的抗疫阻击战正如她留给朋友圈:但使风城飞将在,不教冠匪度通山;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她成了战“疫”中最美的逆行者,2020年被表彰为中国民主同盟抗击新冠肺炎先进个人称号。

九位新时代女性

来自不同的领域

代表着不同的女性美

别人的定义不重要

真正感同深受的

只要

祖国知道我

什么也不说

衷心祝您女王节快乐

作者:严旭


打印页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