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基层昆明
昆明
昆明盟员为“地摊经济”献策支招!
  • 发布时间:2020-06-30
  • 字体:【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4月在陕西考察时强调,要坚持新发展理念,要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6月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山东烟台考察时表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是中国的生机。随着疫情形势好转,昆明的“地摊经济”也开始火了,夜春城、小地摊成了一道靓丽的城市风景线。

什么是“地摊经济”?

所谓地摊经济,是指聚集在城市且自认为在贫困线上挣扎之居民,为改善或者提高自己生存条件与经济状况,通过摆地摊获取生活来源的一种原始的经济形态。研究发现,不少工薪阶层、大中专生为抵消货币贬值损失或者社会实践,也开始悄然加入小摊贩行列。所以地摊经济,是人类社会最原始、最悠久、最具强大生命力的贸易活动。即便当今全球进入现代化经济业态,地摊经济在中外仍然顽强占有合法的一席之地。日本经济学家将地摊经济,称为“城市马赛克”。  ---摘自昆明盟员刘家屹市政协提案《 以人为本积极有序发展“地摊经济”,扎实提高贫困阶层经济收入》一文。

----如何看待地摊经济?

-----昆明盟员如是说:

云南经典阳光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高级律师、高级心理咨询师,市信访局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刘家屹

1、经济拮据者自谋职业,能够消化或缓解生活在城市且文化素质低但身体条件好的劳动力群体之就业压力,减轻财政济困负担。
2、有利于活跃市场、方便百姓生活、提高国民收入。此外,地摊经济也是城市聚人气的一种独特生态文化。
3、今天的小摊贩有可能就是将来的企业家。
4、有城(居民聚集)必有市(为生存产生经济交易),此种城市需求经济规律决定了地摊经济方兴未艾、不可或缺之特征。

刘家屹建议:

第一,认真贯彻以人为本执政理念,换位思考。
第二,分段管理。划分允许摆摊设点地段、时间段。
第三,公示并明确划分绝对禁止、相对禁止、非禁止经营区域。
第四,科学设计服务、管理体系。
第五,与旅游文化建设、招商引资有机结合。
 

民盟昆明市委常委、呈贡基层委副主委、区城管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副大队长  田志国

1、地摊经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就业岗位,是增强地区经济活力的一项重要举措。
2、国家政策相当接地气。地摊经济带来了城市的“烟火气”,带来了人气和商气,带动了城市就业,带活了城市经济。

田志国建议:

从城市管理角度来看,要搞好地摊经济,总结了就是三名话:加强管理,科学划片,优化服务。

民盟昆明市委常委、闻一多支部主委、盟市委文化宣传专委会主任、龙泉古镇文化研究院院长  洪海波

1、地摊经济可以一度程度对冲疫情影响,以新补旧、以丰补歉。

2、顺应国家“六稳”、“六保”政策,保障民生和丰富老百姓的生活与日常娱乐文化生活。

洪海波建议:

第一、建议昆明围绕“西南联大文化”“、翠湖文化创意街区”、“拓东古城及状元楼文化产业商圈”,包括南强小吃步行街、昆明老街文化步行街、龙泉古镇文化文化步行街。通过三条街巷基础设施改造、街道美化、亮化、彩化、增加文化传说、历史民俗、农耕记忆、西南联大的名人生活故事、老昆明故事、品牌引领等创意,打造成为小吃休闲、城市记忆、文创民俗、红色故事、神话传说为一体的“重返老昆明”品牌特色休闲文创街区群落。

第二、通过在同德广场、奥斯迪法式风情一条街、官渡古镇、鼓楼桃园文化广场、盘龙江沿江打造“老昆明云津夜市”夜市文化经济特色化商圏,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民盟昆明市委常委、昆明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副支队长  李 斌

1、发展地摊经济,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反而对我们的管理提出了更高、更精细的具体要求。

2、允许发展地摊经济为诸多自谋职业者或创业者提供了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但其更深远的意义,则在于对市场管理发出了一个有力的信号,弱化甚至消减过去粗放式市场管理,回归精细化市场治理。一旦这样的理念和管理成为常态,形成正向激励机制,谁知道小摊小贩中不会出现一个个新的民营经济“巨无霸”?

李斌建议;

第一、政府管理部门要激发市场活力、发展地摊经济,更应统筹布局、适当扶持。比如科学规划、设置集贸市场和流动摊位,控制摊位费,降低或取消管理费,以降低小商贩的经营成本,并实现对商贩的规范化、精细化管理。

第二、政府管理部门应引导商贩遵守相关法规,在从事经营活动时爱护市容市貌,对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的小商贩,也必须及时纠正或取缔清理。

打印页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