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信息
要闻信息
【云南民盟抗击疫情特别报道(二十七)】他们是逆行者,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云南民盟至少335名医卫界盟员投入抗疫斗争
  • 发布时间:2020-03-02
  • 字体:【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民盟云南省委各级组织和广大盟员发挥优势,主动作为,积极投身防疫阻击战役。其中,医卫界盟员们夜以继日地奋战在防疫救治工作一线,用汗水和行动诠释医护工作者“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铮铮誓言。

盟员、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王刚,云南第一批援鄂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疗队队长,1月27日赴湖北省咸宁市抗疫至今;盟员、大理大学附属医院从事控感管理的副主任护师杨秀菊毅然报名参加云南省第三次支援湖北队伍,奔赴抗疫的第一线;盟员、曲靖市麒麟区人民医院内二科主任袁应双,作为云南曲靖市第二批援鄂医疗队2月15日赴湖北省方舱医院抗疫,他们舍小家、顾大家,毅然奔赴湖北前线执行抗疫任务,现在还在继续战斗中......

民盟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支部盟员、副主任技师满宝华每天面对患者疑似病毒标本,及时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以一个检验人的信仰坚守着岗位,从疫情开始至今一直没有休息过……

盟员、昆明延安医院支部感染科副主任医师刘旭身处最危险的发热门诊和留观察病房,从年前至今一直坚守在科室,由于防疫物资有限,全院把最紧缺的面屏、护目镜留给发热门诊和留观区的医护人员,因隔离装备一旦脱下就必须废弃不可再用,刘旭和同事为了不浪费隔离用品,常常一个夜班坚持整整14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

同样坚守一线的还有盟员、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眼耳鼻喉科护士长付娟娟。从接到抗击疫情通知,付娟娟就带领科室护士坚守在南、北院区医院入口、门诊和住院部等全部道路入口,为到院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及预检分诊工作,为患者及医护人员筑起抗击疫情第一道安全防线。

盟员、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介入结核病科主任吕正煊是发热病人鉴别诊断专家组成员,每天负责疑似病人筛查,收治隔离病人,对确诊重症病人进行抢救治疗。

盟员、主任药师、玉溪市江川区人民医院办公室主任李亚捷投身江川区第一例病例的治疗工作,直至该病人按规定转交上级医疗机构后,仍在医院值班值守;民盟盟员、开远市人民医院16名盟员医生主动请战支援湖北。

盟员、普洱市人民医院预防保健科负责人的李蓉梅,在医院党政班子的坚强领导下,全力投身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长期从事消化道疾病的研究和消化危重症的救治临床救治工作的盟员宋正己,结合防控实际情况,编写了具有消化科持色的住院病区、内镜中心及门诊患者诊疗实施细则等防控规范操作流程,并进行培训,提高防控业务能力。

省一院总支盟员,急诊科主任医师葛丽,丈夫同为该院医生,疫情暴发,夫妻把13岁的双胞胎女儿送回老家交给父母,在春节期间至今全身心投入在抗疫一线工作中。丈夫作为省一院驰援湖北医疗队队长,于2月13月率队出征湖北咸宁,在送别短暂见面时刻,夫妻相拥,互道珍重。

省一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医师,民盟盟员华一民,利用自己的关系,协调澳大利亚云南同乡会向省一院捐赠了一批抗疫物资(医用口罩40000、防服1000套、医用一次性手套5800只、普通口罩500只、防飞溅口罩25只),有力缓解医院物资紧缺的现状。

盟员,省一院泌尿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余闫宏和邹岷,二位同一个科室的战友,组织科室人员学习新冠肺炎防控新知识,开展新版本的新冠肺炎诊治知识培训。

民盟省一院总支盟员,干保科副主任医师朱滢,自春节至今一直坚守岗位,主动请战到抗疫一线感染科和战友们一起从死神手中抢救生命不退缩。她还积极帮助协调美国加州大学云南同乡会向省一院捐赠一批防护用品。

王晓清、段靳岚,民盟省一院总支新盟员。段靳岚目前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呼吸重症科进修,是新冠肺炎危重患者集中地方。王晓清在支援最危险的感染疾病科。

民盟省一院总支盟员,口腔中心副主任医师袁志,疫情发生后年初一就深入基层社区参与疑似病例的排查工作。先后联系伍卫保安服务有限公司捐赠2000个医用口罩和300个KF94口罩;昆明季季丰农资公司捐赠背负式电动消杀喷雾器30台;云南震谦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捐赠10桶84消毒液(20KG/桶)。

盟员,普洱市思茅区疾控中心健教信息科科长罗燕,虽然没能如愿成为亲赴疫情防控一线的“逆行者”,但是她默默地、无时无刻地坚守着自己的阵地,用电话、短信、微信等武器将身处前线的疾控卫士联系在一起,形成一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坚强力量。

盟员、云南中医药大学教师汪剑副教授,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战“疫”中,主要在“全国较早开通中医药网络免费义诊通道”、“呼吁全国中医药同仁开通义诊通道”、“参与撰写云南省中医药学会防控的中成药方案”等三个方面做出了不少工作。

盟员、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主治医师李俊,临阵受命调到滇池急诊科值班,补充急诊科能抽身去武汉抗击疫情,整个春节基本在急诊科支援。

盟员、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吴英,24小时坚守发热门诊及隔离病房。为了节约穿脱防护服的时间,他们每天控制饮水量,减少上厕所次数。连续工作30多个小时,彻夜不眠。接诊、问诊、测量体温、检查、采样、治疗……有条不紊忙碌着。他们没去武汉,但也奋战在抗疫一线!

盟员、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唐彦,大年初一开始上班至今。她说:“云南疫情不算严重,现在政府的防控又做得严,相信昆明疫情的控制指日可待。”

盟员,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郭利华,为了不能到诊室门诊的肿瘤病人,在患者交流群里为他们及家属答疑解惑,让他们在线获得医师的指导,减少到医院交叉感染的机会。

盟员张石喜,曲靖市麒麟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自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他便在发热门诊。他的妻子李艳琴是该医院急诊内科医生,两个科室距离不过百米,但夫妻二人要相见上一面可不容易。“我们只是做了本职工作,没什么辛苦的,所有的同事都奋战在一线,都一样辛苦。”她这样说。

投入抗疫斗争的盟员战士还有很多,也许很长时间都讲不完。因为每一位医护工作者背后,都有一段令人动容的故事。他们是无所畏惧的逆行者,他们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17日,云南至少有335名民盟盟员医务工作者投入抗疫斗争。


打印页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