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信息
要闻信息
【云南民盟抗击疫情特别报道(十六)】情人节,他二十多天不回家——记盟员、曲靖市麒麟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张石喜夫妇
  • 发布时间:2020-02-17
  • 字体:【

到2月14日,他已经连续上班20多天没有休息。

他叫张石喜,麒麟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民盟曲靖市委医卫支部委员。

1月24日,大年三十,云南省疫情一级响应开始,接到通知的麒麟区取消各镇(街道)、应急部门全体人员的春节假期,全面启动新冠病毒防疫工作。在这之前,麒麟区医务人员早已打响抗疫的枪声,麒麟区人民医院及各镇(街道)卫生服务站早已相继开设发热门诊。

穿过长长的走廊,从清洁区、半污染区,到污染区,大家一步步按照规范的流程,戴医用帽、N95口罩、护目镜,穿防护衣,戴第一层手套,穿鞋套,穿防水隔离衣……足足有十多个步骤,并且顺序都不能乱。

“医院1月17日开始,发热门诊就24小时接诊。我们7点就到单位做准备,更换防护服等,8点进到发热门诊之后做交接班儿。每天就向上级部门上报候诊人数情况。”这是盟员、麒麟区人民医院内二科主任张石喜2020年春节的每天生活。

自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他便在发热门诊。“医院安排全院医疗骨干轮值参与到发热门诊的工作中,也常叫我注意休息,但作为医生,闲下来,心难安。到现在,接诊了400多名发热病人,有30多人留观。”他每天都在关注各地的疫情进展,严格把关每一位患者,坚决不漏掉一个疑似病例。

她叫李艳琴,麒麟区人民医院急诊内科医生。

在发热门诊楼下,不到百米远的地方,就是急诊内科诊室。

她,就值守在这里。冬季流感高发又碰上新冠肺炎疫情,使得急诊内科在这个特殊的春节里显得异常忙碌。她每天早8点上班,接诊约60名患者,常常工作到晚上10点回家。

他和她是一对夫妻。

两个科室距离不过百米,但夫妻二人要相见上一面可不容易。

张石喜从1月22日连日连夜带领发热门诊医护人员做好发热患者的接诊、隔离留观等工作。每天都要穿上防护服,戴隔离面具,为减少时间和物资浪费,张石喜往往在发热门诊一呆就是一整天,“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是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将和其他医护兄弟姐妹并肩战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张石喜说。

“你那里怎么样?一定要做好防护!”

“孩子和家里都挺好,你安心工作别担心。”……

为了不影响丈夫工作,李艳琴只能偶尔通过微信表达对丈夫的关心和鼓励。

一心忙于工作的丈夫隔很长时间才能抽空简短回复一句“我很好,你放心”。

连日来,他们夫妻二人就这样隔空喊话,为彼此加油鼓劲。一向乐观开朗的李艳琴笑着说,“在关键时刻,特殊时期,迎难而上,冲锋在前,敢于担当,主动作为是我们医务人员应该做的”。 

“这间病房,一家三口刚从省外回来,9岁的小女孩子有点感冒,为了安全,现在留院观察。”

张石喜走进病房,测体温,查看口腔,讲解CT检查结果。“医护人员要不放松对任何一名病人的高度警惕,随时做好应战准备,精心照护好留观隔离区的每一位监控病人,要尽量争取得到病人和家属的理解与支持。”他对团队的每一位成员时常嘱咐。

这一天,在离开病房时,住院的一位可爱的小女孩叫住他,“我们拍照吧,爸爸妈妈,张医生,来!我们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

“二孩不到1岁,老父亲也生病了,我们两个人都顾不了家,心里很愧疚。”

当提及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父母时,她才忍不住有些许哽咽,短暂的伤感后她迅速调整状态,微笑着说道:

“家人都理解和支持我们的工作,我姐姐帮忙照看孩子和老人,医院食堂的饭菜可以带回家,免去了我们的后顾之忧。”

“我们只是做了本职工作,没什么辛苦的,所有的同事都奋战在一线,都一样辛苦。”

作者:王才清 杨梅


打印页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