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24-10-09
- 字体:【大中小】
为认真贯彻民盟中央、司法部关于“黄丝带帮教”工作的重要部署,有效发挥帮教工作在罪犯教育改造中的重要作用,激发罪犯改造内生动力,云南省第一女子监狱自2015年联合民盟云南省委在狱内成立“黄丝带帮教”基地以来,常态化联合民盟云南省委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帮教效果好、引导矫治佳的帮教活动,广泛整合和利用社会帮教资源,不断提高监狱教育改造质量。
以合为本开展座谈调研
9月25日,监狱联合民盟云南省委“黄丝带”帮教基地开展调研座谈会,部分监狱领导、监区教育副监区长、教育干事和责任警参会。会上,民盟云南省委社会工作部负责同志认真听取警察就社会帮教工作的意见建议,各监区警察针对工作中遇到的法律法规、社会帮教等方面的问题纷纷建言献策,研讨氛围热烈,进一步凝聚了监社联动、多方协作的教育改造合力。
以学为基开展普法教育
“监狱聚焦切实将罪犯改造成为合格守法公民的目标任务,通过开展多形式的法治教育,引导服刑罪犯不断增强尊法、学法、懂法、守法的法治意识。”负责教育改造的王琳副监狱长说到。监狱多次邀请民盟云南省委社会服务工作委员会陈维镖主任到狱进行普法宣讲,通过深入浅出的法条讲解、贴近生活的案例分析,让罪犯能够“听得懂法、讲得出法、愿意守法”,让普法教育切实见效。
以法为尺开展法律援助
监狱充分依托民盟“黄丝带帮教”基地的优势资源,定期开展法律援助。“参加监狱组织的法律援助,律师耐心详细地解答了我最关心的债务相关问题,使我放下了思想包袱,能更好的改造。”罪犯白某在谈到法律援助时深有感触。作为监狱帮教工作的重要内容,法律援助让服刑罪犯的法律问题得到专业的解答和帮助,进一步提升了服刑罪犯学法、用法的积极性。
以心换心开展心理矫治
民盟云南省委一直以来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和智力优势,选派有热情、懂业务的律师和心理咨询师团队到狱开展心理讲座,协助解决监狱服刑罪犯改造过程中的堵点痛点问题,在提高监狱心理咨询工作质效方面作出了积极努力。罪犯张某因犯集资诈骗罪入狱后,心理负担一直很重,情绪上出现了较大问题。监狱邀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维镖律师在警官的陪同下为张某开展了情绪疏导。陈律师研判张某情况比较特殊,既是现实问题引发的心理问题,又涉及专业法律知识。通过面对面的咨询帮助,罪犯张某渐渐放下了心理包袱,积极投入到服刑改造中。
以文化人开展特色美育
文化育人,艺术矫治。监狱服刑罪犯新岸艺术团,作为监狱教育改造成果展示的一个“窗口”,在丰富罪犯改造文化生活、全面提升教育改造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艺术团的发展进步与“黄丝带帮教”基地老师的大力支持分不开。“服刑罪犯艺术团旨在传达一种向上向善的生命力,让所有人都能感受到那种生生不息的生命情感,进而激发她们焕发新生的本能。”这也是“黄丝带帮教”基地专业指导老师一直秉承的理念。
以爱为名开展帮教帮扶
“黄丝带帮教”基地充分发挥社会帮教作用,捐献物资已经有2年,通过购置日常生活用品,为监狱生活困难的服刑罪犯送来了社会的关心和关爱。“帮扶送来的日常生活用品,对于我们这样家庭困难的罪犯来说,真是雪中送炭;每到这个时候就真切的感受到社会没有放弃我们,我们也有人牵挂,我们要努力改造,才能对得起你们的关心和付出。”领取困难帮扶物资的罪犯焦某激动的向“黄丝带帮教”基地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虽然只是基础生活物资,但传递的感情和起到的鼓励作用是不可言喻的,通过社会帮教促进罪犯改造,实现了法度与温度的有机统一。
云南省第一女子监狱将始终坚持“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工作方针,在思想教育、技能培训等方面联合民盟“黄丝带帮教”基地进行更深探索,在系统提升帮教质量上采取更实举措,在深化合作共建上形成更强合力,共同推进“黄丝带帮教”工作不断走深走实,为建设平安女监、法治女监不懈奋斗。
供稿:社会工作部 编辑:陈晓熊 审核:王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