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基层大理
大理
民盟百色市委到大理开展“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课题调研
  • 发布时间:2018-11-05
  • 字体:【

为深入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及“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行”专题教育,加强民盟自身建设,深入调查研究,切实履行参政议政职能。2018年10月15日、16日,民盟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课题调研组到大理开展“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调研。调研组一行五人由民盟百色市委科技支部主委陈力带队,民盟大理州委秘书长戴建勋,组宣部副部长王宗周全程陪同调研。

10月16日上午调研组来到大理市璞真白族扎染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调研。公司先安排大家参观“璞真扎染博物馆”,在名誉馆长张绅引导讲解下,大家了解了“扎染渊源”“扎染世家”“白族扎染传承人(段树坤、段银开)”“白族民居(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参观了“精品展示”“繁花似锦”“扎染体验馆”等展厅。

参观之后,大理市璞真白族扎染有限公司总经理段树坤,“璞真扎染博物馆”名誉馆长张绅陪同调研组在公司党员活动室召开座谈会。据段树坤介绍,“扎染”创于两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光大于改革开放的“白族扎染”被誉为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大理周城段氏创建的璞真染坊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在这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染坊几经风雨飘摇,改革开放后得以恢复。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白族扎染技艺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就极大的推动了扎染事业进一步发展。座谈会上,大家交流探讨了目前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非遗传承人老龄化严重,存在断代风险;二是好多非遗技艺传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需要长年累月的浸淫方见成效,而现在有耐心学习这些技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三是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大潮的冲击,人们对非遗传承项目认识不足,不少非遗技艺濒临消亡或已经消亡;四是非遗传承专项资金严重不足。为改变这种现状,段树坤和张绅建议:一是要加强非遗技艺传承陪训;二是非遗技艺传承融入校园,发现吸引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少年来学习传承非遗技艺;三是将非遗传承结合旅游,以文化旅游来加大非遗传承宣传力度,让更多人了解非遗传承项目;四是推广非遗技艺体验型发展思路,让学生、游客亲手制作一些有关非遗传承技艺作品,增强其成就感,把非遗传承推向社会;五是加大政策扶持支持,特别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通过实地调研和座谈,调研组一行对大理白族扎染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有了深入了解,特别是座谈会上大家的交流发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不少好的意见建议,下一步民盟大理州委将认真整理,形成调研成果上报相关部门,以供决策参考。

打印页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