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信息
要闻信息
【盟务要闻】民盟云南省委到虎跳峡镇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工作
  • 发布时间:2018-06-04
  • 字体:【

“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脱贫攻坚格局”,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全省脱贫攻坚工作目标任务和各民主党派省委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座谈会精神,助推当地党委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2018年5月30日,省政协副秘书长、民盟云南省委专职副主委李英杰,社会工作部部长马荣惠一行,联合盟员爱心企业家到虎跳峡镇小学进行爱心捐赠,并就民盟参与长胜村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实地调研。

虎跳峡镇小学、长胜海联幼儿园爱心捐赠

虎跳峡镇小学是香格里拉市规模最大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寄宿6—13岁学生共计1460人,怎么让这么多寄宿学生在校期间,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是学校面临的最大难题。获知情况后,盟省委迅速行动,携手民盟云南长水教育集团支部捐赠益智玩具、文体用品等教学用品丰富学生们校园生活。

上午,捐赠仪式在虎跳峡镇小学多功能教室进行。李英杰副主委、张韶维董事长代表捐赠方向虎跳峡镇小学、长胜海联幼儿园捐赠价值5万元的文体用品、益智玩具和图书。捐赠仪式由盟省委社会工作部部长马荣惠主持,省委统战部驻村扶贫工作队、学校师生等近百人参加了捐赠仪式。虎跳峡镇副镇长李正坤对李英杰副主委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表示此次教学用品捐赠拓展了学校教学内容,也丰富了寄宿学生的校园生活。

民盟云南省委常委、云南长水教育集团董事长张韶维讲话中说:作为云南本土教育优势企业,长水教育集团深知责任重大,在做大、做强企业的同时,也不忘自身社会责任,立足教育资源,积极响应“扶贫先扶智”的号召,先后在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建立教育帮扶示范点,为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开办藏族高中班。此次参与虎跳峡镇小学爱心捐赠活动是与盟省委合力将教育帮扶推向纵深发展的一次尝试。通过行动让社会关注教育贫困地区,凝聚力量聚焦教育扶贫。最后,他祝愿同学们成人成才,学校教学更上新台阶,老师们桃李满天下。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也祝小朋友们六一快乐!

虎跳峡镇小学潘校长在发言中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感谢民盟云南省委、民盟云南长水教育支部对学校的关怀,并表示学校会管理使用好这批教学用品,让同学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从中获得知识和快乐。

长胜村脱贫攻坚工作实地调研

下午,在省委统战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带领下,李英杰副主委一行深入长胜村村委会干海子集中饮水项目点进行实地调研,并与工作队队员、村委会、虎跳峡镇相关人员进行了座谈。

虎跳峡镇党委副书记、工作队队长周勇向调研组介绍了长胜村脱贫攻坚的基本情况及遇到的困难。他说,长胜村地处香格里拉市虎跳峡镇东面,是虎跳峡镇5个贫困村之一,现有贫困户80户,309人。扶贫方向主要是产业扶持和劳务输出,产业扶持侧重于重楼种植和发展旅游服务业,但重楼种植受市场因素影响极难保证收益,而旅游服务业由于村民观念、劳务输出及当地旅游整体规划等因素的影响,目前仍是“有市场,但留不住游客”的局面。

李英杰表示,产业扶贫是关键,但是由于农村发展要素单一,抗风险能力低,因此在发展产业的选择上就更需慎重,需要市场导向,但不能盲目跟风;长胜村在自然风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有100万的游客市场,怎样利用资源去撬动市场?需要整体的旅游规划、需要各级部门的通力合作、需要受益群体的目光长远、更需要服务水平的提高,多方努力,虎跳峡绿水青山必定会给长胜村带来“金山银山”。

通过与与会人员的深入交谈,调研组了解到目前长胜村扶贫工作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村民的生活饮用水问题。这不仅长期困扰村民生产、生活,由于水源位于两村交界,还严重影响了长胜村与邻村的日常来往,但由于长胜村交通不便、山路崎岖,管道长、运输成本高导致饮水工程投入大,这个问题现在还没得到解决。在扶贫工作队、村委会带领下,调研组一行还冒雨实地考察了工程现场。

李英杰在调研结束时表示,民盟既是脱贫攻坚的监督者,也是参与者。一直秉持“量力而行 尽力而为”的准则,坚持“问需扶贫 精准施策 精准扶贫”的导向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当前正是脱贫攻坚“啃硬骨头”的时期,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民盟也将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优势和力量有计划的参与到长胜村的脱贫工作中,逐步帮忙解决问题,为长胜村2018年脱贫摘帽出力。下一步民盟云南省委将在以下两方面开展帮扶工作:一是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后续,盟省委将根据虎跳峡镇小学实际需要,精准帮扶:在基础设施配套方面捐赠儿童便携式小板凳1500个;在教师能力提升方面,邀请盟内外优秀教师团队“送教下乡”,有针对性的对当地小学教师进行培训。二是积极向盟中央和兄弟省市盟组织争取资金支持,尽早解决长胜村农牧民生活饮用水问题,为使该村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一份民盟力量。

文:刘人逸/图:吕砚青

打印页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