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基层昭通
昭通
关于实施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 发布时间:2018-04-11
  • 字体:【

近年来,昭通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没能从根本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尤其是医疗信息化服务能力薄弱问题依然不容乐观。与全省其他州市相比,总体建设较为滞后,全市十一县区除彝良县建设了“乡乡通”工程外,其余县区医疗系统信息化建设进程滞后,直接制约了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

通过深入调研分析,我认为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缺乏整体规划。我市彝良县实现了“乡乡通”,其余十县区在什么时候完成医疗系统信息化建设?怎样推进建设?各级财政如何提供资金保障?目前,全市尚没有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加之,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各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相继启动,县级财政也无力承担全部信息化建设费用。比如:经测算永善县15个乡镇要覆盖47.58万人口信息化建设需要资金695万元,因此,要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困难较大且进程缓慢。

二是服务体系不完备。县域内除医保结算系统与试点医院HIS系统互联并实现实时医保结算外,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计划生育、药品供应保障和综合管理等信息资源尚未实现互联互通,存在着“信息孤岛”。比如,永善县除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3家医院信息化初步建立起了,但15个乡镇卫生院和疾控中心的信息化建设还未起步,医院各类信息的传输还靠传统的纸质传送,耗费了医院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调研中发现个别乡卫生院为满足院内基本的信息化需求,采用租赁服务的方式租用第三方公司提供的HIS系统,这样医院对第三方的依赖性很强、成本高,数据不仅未能共享而且面临健康信息泄露的风险。同时远远满足不了深化医改、健康扶贫、医疗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工作要求。

三是信息化水平低。县级公立医院在机房面积、服务器数量、管理数据量等方面差异较大,有的存在系统维护人员与系统管理人员职责交叉现象,运行安全和患者数据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同时,已基本建设信息化的医院未制定进一步发展规划,一方面医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普遍投入少,所需资金缺乏保障;另一方面,既懂IT、又懂医学以及医院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在县级公立医院十分紧缺。比如:永善目前尚有17个卫生室不通网络,群众看病后要通过手工结算报账,增加了群众、医务人员负担。

推进医疗系统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我认为有四个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是能够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的建设要在医共体的框架内以信息化建设为平台,在家庭医生、基层医院、个人健康档案信息、转诊等方面做到紧密衔接,解决医疗资源利用率低,服务体系整体效率不高的矛盾;破解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合作不够、协同性不强等问题。同时,借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县域内就诊通过医共体信息化平台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本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预防在基层”的目标。

二是能够实现对医改各项指标的监管。信息化的建设能够实现对基本医疗保障政策的有效监管,能够实现对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的监管。医疗机构在医保管理上应运用现代化医院信息管理手段,统一使用专业的医保控费软件对医保资金进行监督管理,智能控费系统可从根本上解决乱检查、乱开方、乱收费现象,以达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控制不合理费用增长,逐步推进按病种收费、先诊疗后付费等,打造数字化医院监管体系。

三是可以助推健康扶贫。信息化建设是落实以基层为重点、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现全民健康目标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工作,有利于落实健康扶贫30条“一站式”结算服务,打通群众看病就医“最后一公里”。

四是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有力保障。国家、省市《关于进一步规范医务人员用药诊疗行为》《建立抗生素、辅助性、营养性等药品和试剂耗材监控和定期通报制度》《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公立医院医保支付改革实施方案》《公立医院内部绩效考核办法》《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人口健康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分级诊疗工作实施方案》等46份文件中至少半数文件需要信息化系统的支撑。为了进一步推进全市医疗系统信息化建设,切实发挥“互联网+医疗”强大作用,结合实际,提出如下建议:

一、统一标准规范,推动互联共享。研究制定进一步推进全市医疗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做到统一标准规范—信息资源整合—实现互联互通—达到信息共享。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业务文档类标准、统计指标类标准、医学术语及分类编码类标准、信息交换相关技术标准,以及系统功能规范等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进行全面规划,及时协调解决信息化建设中的难点问题,真正实现统一数据库、统一数据标准、统一开发平台、统一用户管理、统一信息门户,全面提升我市医疗卫生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二、加大投入力度,建立信息平台。医疗系统信息化的资金保证是系统建设的基本条件,建议通过整合医保资金解决一点,医院自筹解决一点,引进社会资金解决一点,拓宽筹资渠道,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卫生信息人才队伍建设,在机构编制、人事管理和薪酬制度上对卫生信息化专业人才予以倾斜,确保医院信息化建设有人才技术保障。

三、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能力。让“保基本、建机制、强基层”政策落地,对优质的医疗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把公立医院的服务体系建立成一个纽带,因地制宜推进远程会诊、远程诊断和远程教育等。通过远程会诊、远程诊断和远程教育实现上下联动,提升县乡医疗服务水平,切实解决群众就近看病就医问题。

作者:永善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民盟昭通市委机关支部负责人

打印页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