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
玉溪民盟助力高仓中学“学校文化”建设
  • 发布时间:2018-04-02
  • 字体:【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学校文化是师生的精神家园,也是学校发展进步的标志,更是学校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学校文化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也是拓展学校内涵发展的生命力,更是推动学校办学精致化的助推器。为把中共十九大精神落在实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立人根本任务,民盟玉溪市委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张忠明和顾问汤开科应邀多次到红塔区高仓中学,反复研讨论证,帮助高仓中学提出了“儒雅”学校文化建设构想。

为推进农村教育“烛光行动”,助力高仓中学“学校文化”建设,3月28日,民盟玉溪市委文教委顾问汤开科、主任张忠明,盟市委专职副主委杨志文、专职干部师永平、高仓街道盟员袁建明一行,再次到高仓中学,与街道文化教育中心主任徐春艳,校长曹文彪、副校长柴振中和校长办公室杜宏伟老师,就“学校文化”建设方案研讨商议。

高仓中学校长办公室杜宏伟老师详细介绍了拟定的建设方案(讨论稿),校长曹文彪讲解了“学校文化”建设的精髓和构想:以“精神之粮仓”为挈领,提炼出校训“高山仰止”,校风“行起于正、达成于雅”,教风“高学严正、仓廪树人”,学风“近雅成趣”,办学理念“同雅为本”,办学目标“同雅师生”,突出物质文化建设昭示,打造高雅醒目学校文化环境标识,充实高雅文化活动载体,拓展学校内涵发展张力。

商讨过程中,盟市委文教委主任、玉溪市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张忠明建议进一步对《玉溪第十二中学“儒雅”学校文化建设构想方案》进行完善,规范文案,紧扣“儒雅”充实内容,以使学校文化发挥最大作用;盟市委文教委员会顾问汤开科老师提出,进一步吃透学校文化建设的目的和意义,找准学校文化建设的定位和内核,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发展思想为统领,突出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学校文化”推动玉溪城郊结合部初级中学教育教学全面协调发展;专职副主委杨志文认为,现有建设方案花费智者心力汇集各方智慧、成果已经显现,建议再进一步融入高仓独特的历史渊源和厚实的文化底蕴,依托“玉溪名人”明朝育英殿大学士雷跃龙故里挖掘文化,使建设方案精益求精、神形具备,学校相关会议研究确定后分步实施,让学校文化建设推动教与学、育人与成才的良性发展。玉溪民盟的助力团队和街道相关领导还一道祝贺高仓中学体育中考获得史上最好的满分率,实现新时代育人成长“”开门红”!

打印页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