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
民盟大理州宾川县支部盟员的扶贫故事
  • 发布时间:2017-12-08
  • 字体:【

2017年5月23日,中共宾川县委、县政府发出“干部基层百日行” 的通知,要求全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投入百分之六十的精力和人力,利用一百天的时间,进村入户与“挂包帮”村组和结对帮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同吃、同住、同劳动,不断深化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提升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党有号召,盟有行动。民盟宾川县支部积极响应中共宾川县委的号召,及时召开支委会、支部会,认真学习传达“干部基层百日行”活动的文件精神,专题研究部署,动员和要求全体盟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整合各类资源,与部门同事和村组干部群众密切协作配合,积极参与到“干部基层百日行”活动中。

民盟宾川县支部依托大部分盟员高级教师聚集在县城镇中学的优势,与县城镇中学联合到平川镇初级中学、钟英乡初级中学、拉乌乡初级中学3所山区中学开展手拉手互帮互学活动。选派3所山区中学3名骨干教师在县城镇中学学习跟班1年;选派优秀盟员教师朱亚玲、李如意、赵光军等组成3个教学小组,分别到3所山区中学给初三学生和教师作专题讲座和讲公开示范课教学,并对中考研讨、考法教法进行经验交流,提升山区农村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9月,正值新学年开学之际,宾川县中小学校开展以“自强、诚信、感党恩”为主题的脱贫攻坚“小手拉大手八个一”教育实践活动,民盟宾川县支部的盟员教师也积极参与其中。

企业家盟员谢金龙个人赞助10000元助学金,在平川镇初级中学挑选了家庭贫困且品学兼优的20位学生给予资助,每名500元。这20名学生中,有的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有的是单亲家庭、有的是父母患病,家境都十分困难,但他们都能够克服困难刻苦勤奋学习。谢金龙鼓励他们要敢于正视困难,把眼前的困难转化为锻炼意志的重大动力,安心读书,完成学业,早日成才,早日回报社会。

县教育局机关的盟员聂尔康和谭钦两位盟员,长期进驻鸡足山镇炼洞村委会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他们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严格按照教育局的相关要求扎实开展工作。截至9月,为鸡足山镇炼洞村委会争取资金100余万元,用于村间道路硬化、人畜安全饮水、路灯等3个项目;联系企业爱心人士11人募捐43000元资助困难学生8人;帮助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4人次,贷款32000元;帮助指导和协调困难家庭学生、幼儿16人享受了相应的助学扶贫政策;探望慰问生病群众3人7趟(次)、化解群众家庭纠纷2户6趟(次);抽出业余时间参加农户劳动90多个小时。

县林业局刚入盟的盟员环正国,到宾川县条件最艰苦的赵卡拉村委会驻村开展“干部基层百日行”活动。赵卡拉属于“直过民族”聚居村,这里自然环境恶劣,道路交通、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发展滞后,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有的村民连县城都一次没去过,外面的世界离他们很远、很远……林木是大山的灵魂,保护林木要从生活的源头开始。他尽己所能地去向村民推广使用节能减排灶,不仅村民使用起来方便,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更重要的是减少村民对林木的砍伐,有效的巩固退耕还林。各村民小组间,看似在山的对面,仅一个峡谷山涧之隔,却要走两三个小时的崎岖山路,这是一场与贫困的战斗,也是一场与危险的战斗!一路走来,他经历了路途的艰辛,也见证了大山深处的贫穷。

退休盟员张志平在老家孝敬老人、团结乡邻,注重美化环境,强化环保意识,在房前屋后都种植了树木、花草,带头清扫巷道,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县人大机关盟员杨会江,她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服从安排,听从指挥,自带行李,紧紧围绕脱贫摘帽各项指标,根据“干部基层百日行”活动操作流程和时间节点,到金牛镇大尖峰村与群众零距离宣讲政策,面对面交心谈心,实打实为民解困,沉下心来干实事,扑下身子察民情,扎实抓好脱贫摘帽每一环节的工作。并适时引导群众开展“三清洁”活动,完善村规民约等制度,实现人居环境提升与群众满意度“双提升”。芒种前后,持续高温无雨,驻村干部们积极帮助协调生产用水,并主动投身抗旱保苗行动中;小暑、大暑期间,几场暴风雨过后,包谷不同程度倒伏,驻村干部们及时深入田间地头查看灾情,并主动参与到生产自救中。她的挂钩户环华对政策不理解,她邀约农业农村工作经验比较丰富的同事多次上门苦口婆心地解析政策,火把节时,环华邀请他们三人到他家过节。

驻村工作实实在在,群众工作落地有声。民盟宾川县支部各位盟员不畏艰难困苦,认真深入一线开展“干部基层百日行”活动,不仅锻炼了盟员能力素质,而且提升了支部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民盟大理州委报送(作者:杨会江 聂尔康)
 

打印页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