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24-07-01
- 字体:【大中小】
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民盟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重点内容之一。为积极助推长江流域(曲靖段)生态环境保护工作,6月25日至27日,曲靖市政协副秘书长、民盟曲靖市委专职副主委杨梅率领民盟曲靖市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林草局联合课题调研组,对涉及长江流域(曲靖段)的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情况进行实地调研。
在会泽县、宣威市、沾益区、马龙区,调研组实地查看了16家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情况,包括会泽县待补镇歹咩村废弃矿山、宣威市板桥街道歌乐村荣顺采石场、沾益区花山街道里腊采石场、马龙区旧县街道龙海社区寨子头村废弃采石场等。
在会泽县,调研组详细了解矿山废弃的原因、治理的难度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宣威市,调研组重点调研了荣顺采石场生态修复治理项目,该项目由云南云天化云峰化工有限公司实施,项目投资2100万元,采用无害化处理后的磷石膏基质土回填矿坑,将废弃矿坑恢复为林业用地,有效改变原露天采石场的地形地貌景观,该项目综合利用磷石膏68万吨,项目的实施为宣威市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以及磷石膏综合利用开辟了新的渠道和修复治理模式;在沾益区,调研组了解多元化、市场化投入机制修复历史遗留矿山的运行情况;在马龙区,调研组对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工程验收、销号、后期管护等情况进行了解和探讨。
在调研过程中,调研组每到一处历史遗留废弃矿山修复点,都实地认真察看废弃矿山的地形地貌、生态环境、山体植绿等情况,详细了解废弃矿山的修复治理措施以及生态修复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结合矿山生态修复工作要求和工作推进情况,特别是对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模式、资金筹措等方面问题,调研组成员与当地相关部门和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共同探讨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的有效途径。
通过植被绿化、地貌景观恢复等措施,对历史遗留废弃矿山进行生态修复治理,可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减缓水土流失、改善地貌景观、恢复土地使用功能、提高所在地的环境质量,改善与美化周边村庄的生态环境,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工作。调研组表示,将认真梳理调研中发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形成有质量的调研报告,积极为改善废弃矿山生态环境贡献智慧和力量。
撰稿:马刚 编辑:陈晓熊 审核:王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