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16-11-07
- 字体:【大中小】
连绵不断的秋雨,过早的把华宁火特这个不为外界所知的小山村带入了寒冷的冬季。11月3日,沉寂的山村沸腾了,民盟云南省委在这里举行“烛光•同心帮扶学校”揭牌暨“烛光•同心温暖工程”捐赠仪式,把爱心和温暖送给火特小学的孩子们。盟省委社会工作部部长马荣惠、副调研员吕砚青,华宁县委统战部副部长束勇、县教育局书记张利民、宁州街道办党工委副书记杨济源、副主任尹中槐、宁州中心校校长王应伟等领导参加活动。马荣惠部长受徐宁副主委的委托代表盟省委讲话。
马荣惠从“烛光•同心帮扶学校”建立的意义和“烛光•同心温暖工程”实施的必要性及开展的情况、效果作了介绍。她说:盟省委多年来采取“请进来”、“送下去”的方式为华宁开展教师能力提升的培训和教学设施、师生生活学习条件的改善帮扶。
她还说:“烛光•同心温暖工程”的发起,是盟省委在开展“烛光行动”帮扶中,结合宁州山区学生普遍家庭经济条件都困难,冬天孩子们衣服单薄,多数孩子一件旧棉衣过一个冬天才洗一次的实际需要而发起的,是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农村教育烛光行动”的探索和创新,是具有云南民盟特色的社会服务品牌。
2015年盟省委就为三所“烛光•同心帮扶学校”配置了全新被褥200套,配发防风保暖冬衣356件,为28名孤儿和特困学生增发保暖内衣,并联合上海爱心企业为温暖工程捐赠了冬鞋356双;今年,民盟云南省委又把火特小学纳入“烛光•同心帮扶学校”来帮扶并同时实施“烛光•同心温暖工程”,为该校捐赠50套全新被褥、87件防风冬衣、87套保暖内衣裤、87双旅游鞋,就是在冬季来临前让孩子们能穿上新衣新鞋,盖上温暖的被子,让他们今年的冬天不在寒冷,沐浴着爱的阳光雨露中好好学习。
火特小学是民盟云南省委在帮扶点建立的第五所“烛光•同心帮扶学校”,也是民盟云南省委、民盟上海市委、上海建桥集团共建的第二所帮扶学校,是滇沪盟组织整合资源,深化“农村教育烛光行动”内容,精准提升教育帮扶实效而拓展的教育帮扶措施,旨在集中力量、持之以恒,精准发力,使之在学校软实力提升与硬件建设相匹配。下一步,民盟云南省委将与民盟上海市委、上海建桥集团携手,继续对帮扶学校教师能力提升和校园文化建设、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使之成为“农村教育烛光行动”的示范学校。
虽然气温很低,天空中还飘着雾雨,但活动现场气氛热烈,穿上新装的孩子们比平是精神了不少,崭新温暖的的被褥使光线暗淡的宿舍明亮了许多,穿着新衣新鞋的孩子们像一群欢快的小鸟,在校园里跑来跑去,脸上都挂着发自内心的笑容,三五成群在一起欣赏着衣服鞋子的品牌、款式、颜色,民盟的爱心在火特小学的校园里流淌,温暖了孩子们和现场所有人员的心!
束勇副部长代表华宁县委县政府对民盟云南省委多年来对华宁的教育帮扶表达了衷心感谢。他诙谐地说:去年的“温暖工程”民盟给我们“雪中送碳”,今年民盟又给我们“雨中送伞”;还对孩子们提出要求:希望每位师生通过民盟点燃的爱心火种,把爱心的接力棒传递下去,要怀揣感恩之心学习、怀揣感恩之心做人做事;希望在民盟的支持和帮助下,珍惜学习机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努力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涓涓细流汇聚成江河,民盟关注民生、服务民生,“做好事、做实事”一直在路上。希望我们的行动,带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和爱心企业参与到送温暖送爱心的行动中来,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使更多的人享受到社会这个大家的温暖!
宁州街道办党工委副书记杨济源主持揭牌和捐赠仪式。火特小学全体师生、宁州街道办相关部门工作人员100余人参加活动,盟省委社会工作部贺俊涛、刘人逸全程参与活动。
(撰稿:民盟省委社会工作部 马荣惠;图:贺俊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