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
同心同向 情暖人间——云南民盟“同心工程”系列活动侧记
  • 发布时间:2016-04-28
  • 字体:【



按者按:今天(4月30日),民盟云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扩大)会暨参政议政工作会议已经闭幕。小编以“全会零距离·工作点睛”主题为大家介绍《常委会工作报告》中的亮点工作继续进行,今天带来第三章:《同心同向 情暖人间——云南民盟“同心工程”系列活动侧记》,供学习参考。

“同心示范点建设工程”是以“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为宗旨,齐心协力帮助解决边远山区、贫穷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及民族民生等突出问题的一项重要工程。自2011年10月“同心示范点建设工程”在云南省华宁县启动以来,民盟云南省委把宁州街道办事处作为帮扶点,民盟中央副主席、省政协副主席、民盟省委主委倪慧芳等领导带队多次到帮扶点调研,充分听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意见,及时研究帮扶对策,提出“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基本原则和“以智力帮扶为切入点,点面结合、以点带面、上下联动的工作思路,开展了“同心·改善民生”、“同心·智力支持”、“同心·党外干部挂职锻炼基地工程”等活动,为华宁县县域经济发展献计出力,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誉。

迎春走访送温暖 心系群众见真情
自2012年起,民盟云南省委首次到华宁县宁州街道办事处,开展云南统一战线“同心工程”民盟省委春节送温暖活动以来,到目前一共开展了五次新春送温暖和文化下乡活动。走访慰问同心帮扶点,看望贫困残疾人和贫困户,鼓励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克服困难。送慰问金和慰问品,邀请著名书法家和专业演员开展文化下乡,向当地群众现场书写赠送春联,进行文艺演出,让困难群众温暖过春节,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烛光里星星点点 送教下乡树形象
“农村教育烛光行动”是2007年由民盟中央倡导,在全盟广泛实施的一项旨在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城乡教育公平的社会服务活动;是继承和弘扬民盟“奔走国是、关注民生”优良传统的重要举措,是民盟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积极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做实事”的重要实践。自2012年4月民盟云南省委“农村教育烛光行动”教师培训基地在昆明市第八中学(西坝校区)后又到五华区莲华办事处挂牌以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方式,开展“送教下乡”的活动,积极有效的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通过开展专题讲座、课堂教学观摩、交流互动和专家现场释疑解惑等方式,有效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使广大农村教师能够有机会接触到发达地区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开阔了农村教师的视野,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实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在“民盟农村教育烛光行动”中,促成华宁第三中学与北京四中的网校合作,共享优质资源,开展中小学教师培训,捐赠学校基础设施。还积极组织了“同心助学”活动,由盟省委牵头,4名盟员企业人士共出资8万元参与扶贫助学,资助华宁县宁州街道办事处的6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民盟云南省委团结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将温暖和爱心送给最需要关怀的山区学生,更好地满足了他们对知识和网络时代信息的渴望,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期待着这些祖国的花朵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齐聚社会正能量 凝聚爱心同牵手
民盟云南省委对“农村教育烛光行动”和“同心示范点建设工程”做了延伸和拓展,发起了“烛光·同心温暖工程”。这是一个凝聚爱心,齐聚社会正能量,为偏远山区的孩子们送去帮助和温暖的公益项目。自2011年11月,盟省委与宁州街道办签署结对帮扶协议起,就制定了以教育帮扶为主,改善山区小学教育基础设施和师生学习生活条件为补充的帮扶方向,充分发挥界别优势,积极参与智力帮扶的工作。现已经在华宁暮车、岔纳和吗哒三所小学建立了“烛光同心帮扶学校”并挂牌。民盟云南省委联合兄弟省市民盟组织和爱心企业,出资援建和改善三所小学的教学设施。
“烛光·同心温暖工程”的发起,是落实倪慧芳副主席“尽快调研、尽力帮扶、帮助孩子们过个温暖冬天”的指示和要求,让孩子们在冬日里感受到温暖,能够在更好的条件下努力学习。民盟云南省委和爱心企业为三所“烛光·同心帮扶学校”的学生送去了被褥、防风保暖冬衣、冬裤和冬鞋等。孩子们穿着新衣服非常开心,脸上都洋溢着幸福满足的笑容,欢呼雀跃的样子分外纯真可爱。天气是寒冷的,而在这大山深处的小学校却随处流淌着爱的暖意。
心系群众知冷暖   改善民生建家园
民盟云南省委领导在调研“同心工程”时了解到,宁州街道办事处大吗哒彝族村村民生活用水困难,常年靠到山沟里挑水生活,针对这一实际困难,盟省委提出了“以水养水、以水护水”的筹建思路,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精神改善大吗哒村的人畜饮水问题。民盟云南省委出资11.7万元援建宁州街道大吗达彝族村村民饮水项目,切实解决了全村550余人的生活饮水困难问题。

“三下乡”受到欢迎 温暖在群众心间

2012年以来,民盟云南省委联合兄弟盟组织的知名专家和云南的医疗专家赴华宁县开展送医下乡的活动。盟员专家为群众分科诊疗、捐赠药品、法律援助、科普咨询等。这是民盟深入开展学习教育实践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做实事”的重要举措。这样一种深入农村、贴近生活、服务农民的“三下乡”活动,为群众送来物质和精神食粮,为致富奔小康送来祝福和希望,把民盟各级组织的温暖送到农民朋友的心坎上,进一步繁荣了农村文化,普及了科学卫生知识,倡导科学文明的健康生活方式,受到社区群众的欢迎,为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健康和谐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各州市同心同行 爱心传递树形象
自“同心·示范点建设工程”启动以来,各地纷纷响应,鼓励盟员发挥自身优势,利用自身人才优势,扎实有效的开展示范点建设活动。2012年,普洱市统一战线同心工程暨示范点建设启动仪式活动在思茅区南屏镇整碗村新和小组举行,民盟普洱市支部积极参与了有关活动。2013年,民盟西山区基层委联动民盟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总支、民盟昆明市医药卫生专委会等单位,共同与西山区海口卫生院及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署了“医疗对口技术支援协议”,开展帮扶活动。2014年,民盟曲靖市委将会泽县新街乡马店小学作为同心帮扶学校。2015年,民盟楚雄市总支在姚安县落实“同心工程·示范点”建设。2015年6月,民盟云南省直属企业支部来到华宁县为宁州学校开展捐赠活动,如此等等,彰显了盟员爱心,树立了良好形象。
近几年来,民盟云南省委在华宁的“同心工程”成效已经显现,社会效益明显,得到当地政府及群众的肯定和认可,总结有以下几点经验:领导班子重视,一把手挂帅是关键;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配合是基础;充分发挥盟员的积极性是保障;关注民生,服务基层教育是方向。   
今后,民盟云南省委将巩固与有关学校和社会组织的合作关系,继续组织开展教师培训活动,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资源带给更多的农村一线教师,树立和展示民盟作为参政党的良好形象;将采取智力帮扶与项目投入相结合的方式齐心协力帮助宁州街道办事处在教师培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扶贫助困等方面以及社会发展及民生等突出问题上给予帮扶。积极争取民盟中央、兄弟省市盟组织、社会慈善机构、盟员企业家的支持,上下联动,横向互动,进一步推进“同心工程”项目的实施。在此也呼吁更多的企业家和有识之士积极参与其中,积极献计出力,为同心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谱写好中国梦云南篇章做出应有的贡献!
爱心播撒,让希望萌芽,让我们的爱心永相传!

 

打印页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