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
让爱的阳光温暖迷茫的心田——民盟云南省委落实推动“黄丝带帮教计划”工作行动记
  • 发布时间:2016-04-28
  • 字体:【


按者按:今天(4月29日),民盟云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扩大)会暨参政议政工作会议举行第二、三次全体会议。小编以“全会零距离·工作点睛”主题为大家介绍《常委会工作报告》中的亮点工作继续进行,今天带来第二章:《让爱的阳光温暖迷茫的心田——民盟云南省委落实推动“黄丝带帮教计划”工作行动记》,供学习参考。

第一次听专家讲心态,谈人生,心理确实踏实了很多,也对以后的路更加充满了信心。2015年3月11日,一场由民盟云南省委联合省妇联、省检察院、民盟昆明市委共同举办的主题为“阳光路上关爱同行”庆祝“三·八”妇女节的大型帮教活动在省女三监狱举行,在听完盟员心理学专家陈维镖作的题为“塑造阳光心态
拥抱幸福人生”的心理健康讲座后,服刑人员王强(化名)表示今后要更加珍惜改造机会,出去以后做个对社会有用、对家庭有爱、对自己负责的人。

而对于民盟云南省委“黄丝带”帮教计划工作来说,上述活动盟员专家进监区开讲座仅仅只是黄丝带帮教工作的冰山一角。近年来,民盟云南省委着力创新,锐意进取,发挥盟员资源优势,依托“黄丝带”帮教工作平台,对监狱服刑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等特殊人群开展关怀、帮扶、教育,以长期合作、项目带动、稳步推进为原则,建立“黄丝带”帮教基地,打造云南黄丝带帮教计划”这一社会服务新品牌,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从而提高特殊人群帮教工作社会化水平,彰显帮教工作社会效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追根溯源,云南民盟帮教工作起步较早
1985年重庆民盟迈开了社会帮教的第一个步伐,之后全国各地盟组织相继开展了对监狱服刑人员的帮教工作,为发挥民盟人才和智力优势,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2007年民盟中央在全盟社会服务工作研讨会上提出:要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盟组织逐步推开帮教工作。
民盟云南省委响应盟中央的号召,2009年1月,民盟云南省委、民盟昆明市委与省第三女子监狱召开帮教工作座谈会,会议三方经过研讨共同商定,确定从2009年起,民盟省市联动,在云南省第三女子监狱继续开展帮教工作,省、市盟组织联合共建第三女子监狱帮教工作基地。同年4月,民盟省市共建的中国民主同盟帮教工作基地挂牌仪式在云南省第三女子监狱举行,在仪式上,民盟云南省委、民盟昆明市委与省第三女子监狱三方签订《2009年——2011年帮教协议书》,民盟云南省委的帮教工作正式拉开帷幕。
响应号召,帮教黄丝带飘进云南高墙
2013年11月,民盟社会服务工作暨黄丝带帮教计划研讨会在成都召开。会上提出,今后一个时期,要以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统筹考虑社会服务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司法帮教工作途径和方式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把“黄丝带帮教计划”打造成民盟社会服务工作的新品牌。
“黄丝带”寓意接纳、宽容、爱心和感恩。“黄丝带帮教计划”旨在联合社会力量,依托司法行政系统帮教工作平台,发挥民盟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法律等方面的人才和资源优势,针对安置帮教对象、社区矫正人员、吸毒人员等特殊人群开展关怀、帮扶、教育,提高特殊人群帮教工作社会化水平,彰显帮教工作社会效益。
]为响应民盟中央号召,积极探索对特殊人群关怀帮扶体系的建立。2014年8月、9月,民盟云南省委领导班子就做实做强“黄丝带帮教计划”对省女三监、省监狱管理局进行专题调研,并就联合开展“黄丝带帮教计划”与省司法厅相关处室进行调研座谈,旨在是从不同层面进一步了解云南司法部门的帮教需求,再结合云南民盟的实际情况,在全省条件成熟的州市开展“黄丝带帮教计划”,为社会对特殊人群关怀帮扶体系的建立作积极有益的探索,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发挥民盟积极作用。
2015年7月30日,民盟云南省委首家“民盟黄丝带帮教基地”揭牌仪式在省第一女子监狱举行。此后,“黄丝带帮教基地”在全省州市如雨后的春笋般涌出,昆明、红河、版纳、大理、曲靖、昭通、文山等盟组织纷纷与当地所在监狱建立帮教基地、签订帮教协议,开展各类特色的帮教活动。“黄丝带帮教基地”在昆明率先建立,“黄丝带”火苗在全省高墙内相继点燃,遂成燎原之势。据统计,至2016年2月“黄丝带帮教基地”已经建立16个
,而2015年在全省监狱系统新建的“黄丝带帮教基地”就有12个,民盟云南省委“黄丝带帮教计划”工作受到民盟中央的肯定和司法部门的赞誉。
整合资源,黄丝带行动凸显帮教合力
所谓社会联合帮教,是指对服刑改造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员、戒毒人员和刑满释放解除劳动教养回归社会人员及社会上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人员这样一个特定群体,采用特殊的形势和措施,进行说服、规劝等帮助教育,防止其重新违法犯罪,提高和巩固教育改造质量,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一种社会管理活动,也是民盟开展“黄丝带”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近年来,民盟云南省委积极探索帮教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整合盟内外资源,搭建社会联合帮教平台,动员一切社会力量广泛开展联合帮教,凸显了联合帮教的社会效益。
2015年3月,民盟云南省委联合省妇联、省检察院、民盟昆明市委在省女三监共同举办庆祝“三八”妇女节的大型帮教活动。这是一场为特殊群体的妇女同胞举办的节日庆祝活动,也是一项由民盟云南省委组织,汇聚社会多部门力量,进一步推进“黄丝带帮教计划”有效实施的重要举措。活动的主要内容有法律咨询、医疗器材捐赠、妇女心理调适大型讲座等。同年11月,民盟云南省委联合云南师范大学在云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建立“黄丝带帮教基地”。帮教基地将发挥民盟和云南师范大学的人才优势,依托未管所工作平台,针对未成年服刑人员需求,以法律援助、心理咨询、专家讲座等多种帮教活动。这是继2015年3月民盟省委联合省妇联、省检察院、民盟昆明市委在省女一监,共同举办大型帮教活动之后,民盟云南省委联合社会力量共同开展“黄丝带帮教计划”的又一成功案例。
创新形式,黄丝带计划彰显帮教实效
多年来,民盟云南省委为有效推动“黄丝带帮教计划”工作有序开展,民盟省委领导班子多次深入监区开展调研、积极探索帮教有效形式,针对帮教特殊群体开展了一系列与之相适应的帮教形式,丰富了帮教工作实质内容,彰显黄丝带帮教工作实效。一是在建设基地的同时,加大与相关部门的联合,扩大工作范围,协调、指导有条件的盟组织开展黄丝带走进社矫中心黄丝带走进村居社区”、黄丝带走进安置中心等活动。2015年7月,民盟昆明市委、民盟五华区基层委、五华区司法局率先在全市共建了首家社区矫正和刑释人员安置黄丝带帮教基地。2015年9月,民盟云南省委“黄丝带”帮教示范基地、云南省司法厅社区矫正和刑释人员(简称“两类”人员)帮教示范基地正式揭牌。二是针对服刑人员内心迷茫、法律知识欠缺等情况,民盟云南省委多次邀请盟员专家进监区开展各类心灵讲座、法律咨询活动。据统计,仅2015年就开展了各类专题讲座15场,邀请盟员法律专家走进高墙,一对一为服刑人员提供法律咨询服务13场,极大改变了帮教对象的内心状态,增加了自信。三是针对帮教基地“三无”女服刑人员,开展了送生活用品、向监狱捐赠医疗器材、捐赠图书等活动。四是联合社会力量,开展文艺演出、法律服务进监区等活动。据统计,2015年,共帮教服刑人员5500多人次、法律咨询310人次、心理咨询23人次;帮教看守所在押人员1800人次、法律咨询520人次。
砥砺前行,让黄丝带在云南高墙内继续飘扬
经过多年打造,“黄丝带帮教计划” 已在彩云之南全面铺开,全省呈现出上下联动、横向互动、全面推动的良好局面。据统计,自2009年云南民盟开展帮教工作以来,全省共开展监内各类帮教活动50余场次,帮助服刑人员12000余人次,干警2000余人次, “黄丝带”帮教已经成为云南民盟社会服务新品牌。民盟云南省委领导表示,下一步,民盟云南省委将会进一步巩固“黄丝带”帮教成果,继续扩大“黄丝带”帮教成绩。开展帮教活动的全省 12个 (省、州、市)盟组织和广大盟员也将砥砺前行,用爱心、用行动书写着一个个启迪良知、拯救灵魂的故事,让黄丝带在云南高墙内继续飘扬。
打印页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