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16-01-27
- 字体:【大中小】
会议现场
民盟中央副主席、省政协副主席、民盟省委主委倪慧芳出席会议
从左至右:卢云涛、柳清菊、李志平委员
26日上午,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来自各界别的16位委员围绕实现“三个战略定位”、扩大对外开放、推进扶贫攻坚、全面实现小康建言献策。
省政协主席罗正富等领导出席会议。民盟中央副主席、省政协副主席、民盟省委主委倪慧芳出席并在主席台就坐。
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钟勉应邀到会听取委员意见建议,黄毅、丁绍祥应邀到会。
大会发言中,16位委员结合各界别、各领域实际和调研成果,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其中,民盟省委常委、云南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卢云涛委员,代表民盟云南省委围绕破解生态文明机制障碍、创新生态文明制度,提出完善生态环境检测评估体系、提升生态补偿功能效用等建议。她发言认为,我省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和困难,需要我们进一步解决。一是资源环境监测网络尚未形成。二是资源环境价值体现极其有限。三是生态环境补偿力度远远不足。四是生态环保管理体制尚未理顺。五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仍存弊端。六是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微乎其微。七是生态文明问责制度尚未完善。她建议:一是共建共享,完善生态环境监测评估体系。二是大胆尝试,争当国家资源税费改革试点。三是内外兼顾,提升云南生态补偿功能效用。四是齐心合力,形成生态环境管理联动体制。五是协调衔接,落实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六是多元运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环境作用。七是奖惩分明,建立生态文明考核评价机制。
会上,民盟中央委员、省委常委,云南大学科技处副处长柳清菊委员提出补齐基础不牢、靶向不准、投入不足、创新不够等短板,出实招推进精准扶贫的建议。她认为,要在我省2020年实现贫困人口全脱贫、贫困县全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精准扶贫是扶贫开发方式的重大创新,代表了扶贫开发的发展方向,引领扶贫开发体制机制的创新。她建言:精准扶贫要在认识不足,补齐基础不牢,补齐靶向不准,投入、创新、能力不足等短板上下足功夫,提高其精准扶贫的准度,明确其精准扶贫的指向,整合资源提高实效,探索精准扶贫新路,提升减贫治理能力。
同时,昭通市政协副主席、昭通市工商联主席、民盟昭通市委常委李志平委员提出切实为民营企业帮难解困,努力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建议。他发言中,针对我省民营企业融资难、发展难、政策落实难等实质性困难提出了解决三大难题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三位盟员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受到了与会领导和委员的高度认同。
据了解,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共收到省政协委员、省级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有关人民团体和省政协各专门委员会提交的大会发言材料120份。这些大会发言和交流材料紧紧围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共云南省委九届十二次全会精神,紧扣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就新形势下推动我省各项工作,促进云南跨越发展,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建议。会议之后,省政协有关部门将把这些意见和建议进行分类整理,报送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作决策参考。
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应邀到会听取发言。
盟员省政协委员全体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