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15-06-18
- 字体:【大中小】
根据会议要求,我就西山区基层委近五年学习宣传、盟务工作、参政议政、社会服务活动等四方面重点工作的亮点特色简述如下:
一、党盟关系有新进展
不论是2010年区基委牵头与其它党派递交的联合调研报告,促成了区委下发《区委常委联系民主党派负责人制度》、《区政府组成部门、街道办事处对口联系民主党派制度》;还是2015年区基委牵头与其它党派形成的集体提案,使列入了区财政预算的由区委统战部统筹管理的每个党派工作经费从每年2.5万元增加到4.5万元,区委统战部划拨给各党派的成员活动费从每人80元增加到100元,都耦合了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中对政党协商工作的落实,巩固发展了原有的党盟关系。近五年来,联系区基委的区委常委、区长郭希林及3个区政府组成部门、1个街道办事处坚持了每年从人、财、物上支持民盟大型活动的开展,区基委也坚持了邀请他们参加民盟组织的各项活动,及以简报递送方式进行盟务工作通报。区基委通过和中共省委党校、省社会主义行政学院、区科协联合申报的《西山区绿色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问题研究》、《西山区建设美丽乡村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科技工作者“老有所为”运行机制和实践模式的探索》等区级社科课题,均获区政府验收认可。区基委与街道办事处政协联络组共同开展的《西山林场森林防火与水库整修》的视察活动,与其它党派共同进行的《促进西山区文化艺术示范基地建设》调研活动,与社会慈善团体共同对海口山区民族学校双哨小学进行爱心课堂、支教助学、捐助品学兼优生等社会帮扶活动,与区委统战部门一起将中共开展的“群众路线专题教育活动”同民盟开展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相结合,开展“共走基层支部”等活动,都得到了相关部门和领导的肯定。区基委主动向区委统战部、组织部报告盟务工作,为在发展新盟员获得支持、推荐盟员成为科级后备干部、介绍盟员参加区级青干班培养、为上级盟组织机关干部到基层挂职煅炼等工作中搭建了平台。市一院、师专附中等部分支部的党盟关系融洽,在双岗建功方面成绩突出。
二、学习宣传有新起色
区基委以落实《民盟昆明市委宣传工作奖励暂行办法》、《区基委支部季度会议制度》、《区基委支部每月组织生活制度》为抓手,通过盟市委短信平台、区基委微信群平台、支部QQ群平台,坚持盟员分散自学、支部集中学习、区基委统一学习,座谈会与专题讨论相结合等形式,组织盟员积极参与盟市委和中共区委的“爱我昆明、美在春城”主题实践征文活动,通过捐书、购书、编印学习资料确保“读好书、求新知”、“书香昆明”、“读书启智 履职奉献”等活动能顺利开展,通过开展“走访民盟传统教育基地说心得”、“老盟员讲盟史 新盟员宣誓入盟”、在区基委首次读书会上邀请市委统战部贾玉华副部长宣讲“民主党派与多党合作”等活动,以此深入学习了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入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学习了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理论政策,深入学习了民盟十一大及各次全会精神等主题学习。近五年来,区基委在省市盟刊(网站)、省政协报、昆明统战杂志、昆明日报、昆明电视台“联播昆明栏目”等媒体上对区基委的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工作得失总结、心得体会、课题调研成果等进行了一些宣传报导,使区基委在盟市委考评用的“信息对外上报及采用情况”排名中,正逐步摆脱后进状态, 11人次聘为通讯员、宣讲员、信息员。
三、组织建设有新局面
区基委是自2006年由三个支部38名盟员组建而成。至2015年,已发展成为有九个支部、二个专委会、271名盟员的在西山区党派成员最多的一个参政党基层组织。特别是近五年,通过建立主委会动议制度、全委会半年会议制度、盟员大会制度、支部季度会议制度、每月组织生活制度、信息报送奖励制度、经费筹集使用制度、盟员慰问制度、年度课题遴选制度等,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以提高领导班子成员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作为“基层组织建设”、创建“示范基层组织”的目标,进行了一次区基委换届、7个支部到期换届、增设了2个专委会,完善了盟员发展程序,除发展民盟主体界别的从事卫生、文化、教育、科技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作盟员外,还注重发展政务、经济、法律等方面的人才,注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在发展代表性人士方面有所突破。到目前,区基层委已有政务盟员18人(其中:行政副处级1人,科级1人,副科级3人,股所级2人,校长3人);私企经济盟员32人;律师盟员6人。区基委在盟省委中,有工委会委员1人;盟市委中,有常委2人、委员6人,有20名盟员在9个专委会中任职。区人大中,有常委1 人,代表2人;区政协中,有常委2人,委员14人,有6名盟员在2个界别组、3个专委会中任职;1名盟员担任省政协社情民意特约信息员;1名盟员担任区特约检察员;1名盟员在省中小学幼儿园名师工作室主持人,2名盟员在省招标专家库、市医保咨询专家库,2名盟员在市医学协会、市医疗事故委员会承担社会服务工作。通过大家的努力,基本理顺了基层组织,完善了基层构架,联通了上下、左右组织渠道,为盟组织增添了活力,为盟内和中共储备了一定数量的高素质后备干部。以此保证了区基委能积极参加中共党委部门、统战部门,人大、政府、政协机关等组织的各项培训会、学习会、座谈会、交流会、调研会和学习、教育、实践、捐款捐物等活动,及区情通报、工作汇报、明查暗访、检查、征求意见、测评等工作。积极参加盟省委、盟市委组织的各种报告会、演讲会、征文、知识竞赛、游园会、赏析会、歌咏会、恳谈会、座谈会等活动。
四、社会服务有新成果
近五年,区基委通过联动盟省委社服工委、盟省委直属综合支部、盟省一院总支、盟市委医卫委,坚持履行与团结街道办事处蔡家社区卫生所、及与海口街道办事处海口卫生院签订的“医疗对口技术支援协议”,进行培训座谈、入户问诊、送药慰问;区基委与区政协科教文卫专委会、社会法制专委会联合,坚持到团结街道谷律社区、蔡家社区(民盟社会服务实践基地)、下冲社区,海口街道办事处里仁社区、双哨社区开展“民盟志愿者在行动”“智力下乡”等活动。坚持免费问诊患者,发放药品,发放农科书籍、城乡清洁卫生宣传单,捐赠环卫设施和清理工具、农用物资、被服衣衫、电脑、书碟;区基委社会服务专委会多次到敬老院、救济站开展赠物资献爱心活动。区基委坚持“民盟社会实践基地”帮扶项目的实施,万寿菊种植项目通过在谷律社区种植143亩、蔡家社区种植278亩,带动附近6个社区种植1738亩,达到亩产增收800元;韭黄种植在蔡家社区已推广到目前的337亩,每亩年产值10万元,如今,此项目年总收入达600多万元,比原来传统种植的水稻、小麦产值翻7.8倍,为当地群众增收400多万元;目前已连片种植核桃600亩18000株,挂果10000多株,单株年出果10公斤左右,年收入在200多元,年收入在20多万元,使参加区基层委帮扶项目的群众每户可以增收7000元左右。区基层委对社会服务如何从“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帮扶”进行了尝试性探索。
通过以上四方面重点工作的开展,至今已有169人次的盟员获盟市委参政议政先进个人、盟务工作先进个人、社会服务先进个人、爱岗敬业先进个人、宣传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女盟员、“民盟红烛”提名奖、入围奖,市政协工作先进个人,及“区委书记、区长”奖先进个人表彰;区基委、7个支部,累计26次获优秀提案、优秀支部,每年均获“区委书记、区长”奖先进集体表彰,2014年获盟中央先进基层组织称号,以及盟省委先进基层组织称号。西山区基层委就此增强了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能力,使民盟成为了在西山区积极贯彻执行上级盟组织的决议和决定、组织发展健康有序、领导班子团结和谐、盟务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创新的一个参政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