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24-03-01
- 字体:【大中小】
参政议政谋发展 履职尽责显担当
一一民盟昆明市五华基层委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参加“区两会”
2024年2月26日-3月1日,昆明市五华区两会胜利召开,民盟界别的十五位区政协委员和两位区人大代表肩负使命,出席两会。
在两会召开期间,盟员代表、委员们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关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运用提案参政议政、建言献策。
五华基层委一直以来把提案作为党派参政议政的重要途径。为此,每年对集体提案均要进行重点培育,精心选题,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确保以高质量的提案为五华区委、区政府建诤言、献良策。2024年基层委向区政协提交1件集体提案《关于加快补齐短板实现我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建议》和1件联名提案《关于加快推进昆明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选址新建项目的建议》。委员们提交了7份个人提案,涉及教育、法律、环保、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综合治理,全面展现了民盟委员的履职能力和风采。
两会上,政协五华区委对2023年度优秀提案进行表彰。五华基层委的集体提案《关于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推进五华教育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盟员郝大维个人提案《关于着眼“一米高度”视角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建议》被评为优秀提案。
代表委员们围绕五华区“一府两院”等工作报告踊跃发言,畅谈感受。大家一致认为,工作报告主题鲜明,思路清晰,用事实说话,用数据交卷,既有站位高度,又有发展速度,更有民生温度。
赵坚:报告紧紧围绕区委确定的"六个区"建设目标和“五个四”工作思路,全面推动五华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建议区委、区政府切实加强高位统筹力度,按职责、按计划推进昆明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项目建设,有效落实国家、省市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要求。
温晓燕:报告内容详实,篇幅精炼,立足基层,以街道联络工作为平台,组织开展院坝协商。“访民声,听民意”切实体现了政协以人民为中心、政协在基层。建议加强提案办理的监督及社情民意处理的反馈。
洪昌海:对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给予充分肯定,尤其是在烂尾楼化解工作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突出成绩。建议对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工作应提前谋划,与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保持一致。
张丽华:2023年区政协提案工作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协商工作机制,提案办理的实效性不断增强。建议加强对集体提案的培育,提升委员的履职能力。
胡昆妮:报告求真务实,催人奋进,振奋人心。今年省、市要求五华区完成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验收,希望区委、区政府重视此项工作。
吴雪:区政府全力促进经济发展,推动了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希望区政府能够继续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效措施,尽快补足发展短板,促进五华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上新征程。
郝大维:五华区数字经济与文旅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条件成熟,大力推动数字经济与文旅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必将为五华区建设“高端产业集聚区,山水文城融合区”发挥重要作用。
白然: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二十八中选址新建项目建成投用,必将大大减轻北市区初中入学压力。建议加快昆明市一职中专选址新建项目建设进度。
李荣仙:建议法院完善同案同判机制,建议检察院执行工作监督。
赵双立:在后续工作中坚持保持为民之心,始终把握发展大势,走在时代前列,真正提出有利于民众的建言,真正建真言、献良策、添动力。
王誉璇:区政协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履行了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2024年工作谋篇布局,聚焦目标,任务明确,着力点找得准,可操作性强,对实现全年工作提质增效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陈慧:在新的一年里,我将深入学习贯彻区两会精神,深入群众,贴近民意,为百姓排忧解难,发挥好自己的桥梁作用。
龙骥:五华区法院在立案、办案、执行等方面工作在案件激增的背景下保持着极高的质量,办事满意度、便捷度都属于口碑最好的基层法院。
纳丽莎:区政协提案工作具有针对性、及时性,符合社会和百姓关切,聚焦民生,贴近民意,对区委、区政府正确决策发挥了积极作用。
柴雪峰:根据2020年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报告显示,25—34岁年龄组的抑郁风险关注较少,建议以社区为抓手,建立社区心理健康救助站,降低社会不稳定因素。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使命引领新未来。民盟昆明市五华基层委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纷纷表示,将继续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深入调研,倾听民声,反映民意,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为助推中国式现代化五华建设作出五华民盟新的更大的贡献。
撰稿:张丽华 编辑:陈晓熊 审核:王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