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14-03-31
- 字体:【大中小】
2014年3月17日,民盟玉溪市委文教委员会与元江东峨中学、红塔区马桥中学在玉溪市党派机关会议室召开“红山”文化建设研讨会。民盟玉溪市委副主委何有昌、蒋建明,民盟文教委员会组成人员张忠明、汤开科、刘建坤、孙鹏霞、杨建明、周文萍,元江东峨中学张郁明校长、苏正荣副校长等参加了研讨。民盟玉溪市委“农村教育烛光行动”定点学校马桥中学校长刘金云也应邀参加。
会议由文教委员会主任张忠明主持。
会上,张郁明校长谈了东峨中学“红山”文化的酝酿过程、建设筹备进度、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希望民盟玉溪市委的教育界专家给予帮助、指导,建设好元江东峨中学的“红山”文化。
参会盟员踊跃发言,积极建言献策。民盟文教委员会原主任汤开科作了《元江东峨中学学校文化建设几个问题的认识》的专题发言。从什么是文化、什么是学校文化、东峨中学的“红山文化”、东峨中学“红山文化”的建设构架、学校文化建设的组织机构建设等7个方面作了详细解读。他强调:“高远、开放、包容、坚韧、担当、务实”的情怀,应该对东峨中学“红山”文化建设有所借鉴,应该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给予丰富。学校文化建设作为引领学校内涵发展的思路,塑造学校之魂,师生之魄,立德之基,核心价值观形成,师生共同认同并信守的基本理念、道德标准、行为规范、人格准绳、形象坐标、生存方式、人生追求和办学思想要学习借鉴、充分准备、认真研讨,关键都在于行动,在于落实。
马桥中学刘校长交流了马桥中学建设学校文化的经验,他说经过5年的时间,骏马文化的理念逐渐得到了全校师生的认同,主要表现在记住并发扬了“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精神,做好教师自身的事,工作信心得到了增强。他认为东峨中学文化建设有很多好想法,但关键的是全校师生要认同。
文教委员会主任张忠明认为:学校文化的主体可以从学校传统中提炼,也可以从地域环境中生发,还可以人为的赋予。无论采用何种形式,一定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教育的本质和功能出发。学校文化要着眼长期性、根本性,不因人为因素而改变。学校文化中,主要应形成一种学校精神,学校精神的提法要与学校文化主题相吻合。阐述要简洁、直观、易记。建议采用“涵养人生”作为学校精神。涵养人生,与红山文化中山的内蕴相结合,包含了从物质上、身体上、精神上的涵养。
文教委员会副主任刘建坤结合玉溪一中的做法,建议东峨中学在文化建设中要为全校师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平台,建设小组合作的德育文化,从阅读入手,扎扎实实推进。
民盟玉溪市委副主委何有昌认为学校文化建设应具有独特性,向马桥中学的“骏马”文化就没有复制性,借鉴可以,但不能复制。东峨中学也一样,学校文化建设应该有自己的特性,他指出:今天的会议非常必要,为东峨中学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思路。请学校结合实际、多听多想,吸收消化借鉴,稳步推进,抓好学校文化建设。他表示:只要东峨中学需要,民盟玉溪市委都会开展力所能及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