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14-02-27
- 字体:【大中小】
刘亮(民盟省委副主委、云南合众产业集团董事长)委员非常赞同《政府工作报告》和相关几个报告。认为几个报告宏观概括和微观描述了云南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特别是《政府工作报告》务实、具体。对新一年工作进行展望,关键就是实施,要抓好组织落实。建议每年在召开政协全会前,有关部门要把《政府工作报告》和几个相关报告提前送交委员审阅,以便委员能够很好结合云南实际对政府工作提出可行性的意见建议。
李金良(民盟丽江市委主委、丽江市教育局局长)委员:认真通读报告,谈三点感受:一是过去一年工作成绩令人鼓舞;二是今年政府工作目标催人奋进;三是抓好今年10个方面重点工作措施具体有力。建议:围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描绘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就我省今年要实现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尽快出台分类改革具体方案,指导全省基层工作。
李国锋(民盟省委常委、云南云岭高速公路养护绿化公司董事长)委员说:《政府工作报告》及相关报告符合云南实际,令人振奋、鼓舞人心,体现了云南经济社会的快速跨越发展,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提出了许多好措施。建议:要高度重视交通成网后存在的瓶颈问题,如通往滇西的楚大公路、通往滇东、滇东北的昆明到嵩明的公路现已成了影响云南交通快速通行的瓶颈,影响道路畅通,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有关部门要抓紧立项,对其进行扩建改造,变4车道为6车道。希望省级有关部门能尽快组织调查论证,争取尽快立项。
刘剑雄(民盟昆明理工大学主委、昆明理工大学废弃物资源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委员:报告符合中央和云南有关会议精神,体现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要求。提几点建议:一是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解放思想,但不是体制外解放思想,而是考虑在体制内解放思想;二是每年报告写得好,政府做了很多工作,但没有做得好做得彻底,期望新的一年有所改进;三是政府决策中,尽管政府主导,民间参与,但也要充分尊重民众,好意见不敢讲,歪风邪气就上升,希望尊重民众话语权;四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就是要实事求遵循自然规律和事物发展规律,才能真正实现“阳光政府”;五是现代化城市建设中,能否把强迫搬迁变成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吸引民众自动搬迁;六是人才建设上要真正营造拴心留人良好环境。
周国珍(民盟大理州委专职副主委)委员谈到:《政府工作报告》成绩喜人、令人振奋。虽然要完成今年的工作压力大,但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定能完成任务。建议:一、在加强三农工作中要关注美丽乡村建设问题。农村环境改造难度较大,没有资金投入和经费保障,要改变水资源污染、环境污染等问题不容易,有关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应出台一各由村民、村委会、地方政府共同出钱、公管共治的具体有效的措施,加强农村垃圾处理;二、建议加强农村文化活动场所的管理,农村文化基础硬件设施建设投入很多但利用率低,要改变重建轻用的现象。建议发挥农村村官的作用,通过培训,把村官的作用发挥出来,带领村民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发挥文化基础设施作用;三、建议建立云南省重大固定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对应当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未经评估做出批复或者不根据评估意见做出的批复引发社会稳定风险,给国家和社会造成较大损失的,应对有关责任人追究行政责任。
陈宇龙(民盟盟员、云南鹏瑞航空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委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是有许多令人振奋的地方。云南有着丰富的自然、历史、文化,以及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全省拥有500多处旅游点,其中包括有众多的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等。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是旅游大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桥头堡战略大背景下,云南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希望政府高度关注旅游产业的生态化转型和提质升级,打好旅游产业得天独厚的这张牌。
杨斌(民盟西南林业大学支部主委、西南林业大学教务处处长)委员谈到:《政府工作报告》求真务实,抓住了“发展”这个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建议:一、要重视政府工作的连续性。“桥头堡”建设国务院批复后我省做了大量工作,但在《报告》中没有更多反映。滇中经济区产业新区宣传已很多,但《报告》也没提及,建议要认真处理好做和宣传的关系;二、要转变强调规模但不重质量,强调经济发展但不重平衡发展的情况,建议注意加强可持续发展的研发投入。
张国儒(民盟保山市委主委、保山学院副院长)委员:提三点想法:一是作为基层委员每年给政府提意见建议,但对否能否引起政府重视,努力予以解决,感到怀疑;二是高等教育指导思想问题多,如校领导班子配备、教师编制空缺、规模大专业多,但高校每年招不满学生造成资源损失等须政府认真研究解决;三是政府财政预决算、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等能否公开透明,真正实行阳光财政。
刘湘云(民盟财经支部主委、云南省财政厅金融处处长)委员高度赞同《政府工作报告》和相关报告。认为《政府工作报告》鼓舞人心,《财政报告》具体实在。《报告》关注社会热点、难点和百姓关注的焦点问题,把增加社会保险基金的2013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14年预算草案、三公经费取得的成效、预算信息公开扩大的范围以及各项工作突破性的进展都做了阐述,透明公开,且云南省2013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14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会议材料项目编制很细,《云南省2014年财政报告》(背景材料)编制得很清晰,令人振奋。
柳清菊(民盟云南大学委员会主委、云南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委员:学习政府工作报告,重点突出、亮点很多、成就突出,挑战更大。一是欣喜看到政府对修改报告的意见很重视;二是看到今年重点督办20件工作中,推进教育改革提出列入议程和走上发展轨道很欣慰。建议:教育改革回归办学原点,从体制、机制、管理等给予持续重视。
李江虹(民盟省委副主委、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副州长)委员谈到:政府在过去一年经济下行压力大的严峻形势下取得好成绩实属不易。有几个亮点: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对外开放成效显著,产业建设有发展。今年的工作目标明确,措施具体。今年是改革年,每项工作都体现了改革,建议:一、改革的关键是顶层设计,建议省级有关部门进一步结合全省实际制定改革方案,确保每一项改革能顺利有序推进;二、编制要更多的向基层倾斜,更多的向民生领域倾斜,如乡镇卫生院,目前编制数不足,医改成效难以巩固。基层食品、药品监管问题由于编制不足,导致食品药品执法、监测及日常监管难以落实到位。
龚明(民盟师大委员会主委、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委员:众所周知,云南的经济增长基本上与投资拉动、破坏生态环境有联系。政府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类似涉及民生、违背民意比较尖锐、敏感的问题,建议:一是提前做好考评;二是给予民众知情权。
夏静(民盟中央委员、民盟昆明市委主委、昆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委员说:《政府工作报告》围绕民生和改革的主题,对过去一年的工作总结客观,提出今年的工作目标积极稳妥,既贯彻了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又符合云南实际,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建议:要高度重视物价问题,物价是最普惠的民生,政府应高度重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遏制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居高不下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