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基层昆明
昆明
搭建平台 深入研讨 有效沟通 凝聚共识——民盟昆明市委举办“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论坛”助力创新发展
  • 发布时间:2014-02-19
  • 字体:【

  民盟昆明市委于2013年11月8日举办“昆明市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主题论坛,邀请省市科技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学者、行业、企业代表进行座谈,交流研讨推动我市的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为政府、企业和研究院所之间搭建了互动交流的新载体和良好沟通的新平台,论坛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与会人员认为,当前民营企业创新主要的困难和问题存在于创新环境、创新条件和创新动力等几个方面,从创新环境来看,有利于创新的社会、企业等各方面的文化和环境还没有形成。由于信息不对称,企业对一些优惠政策不了解,受任务限制和部门分割,协调不好的影响,一些政策不能较好地落实到企业,此外,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对企业还有一些不尽合理的要求。从创新条件来看,我市大部分民营企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企业资源性特征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少,缺乏核心技术。民营企业规模小,缺乏承担创新风险的能力,受制于生存的压力,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不足。从创新的动力来看,政府和企业对科技创新的理解不同,各说各话,没有统一的步调和目标。此外,还存在着企业和科研机构信息不对称和观念不匹配的问题,高校的科研成果企业并不需要,科研成果与产业化脱节;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而且专业性和技术性不强,公共服务平台重建轻管等现象和问题。

  在交流研讨的基础上,与会人员对我市的民营企业科技创新逐步达成了共识,大家认为:

  一是要优化创新的环境。政府要提高认识,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切实政府职能,加强对企业的服务,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研究部门之间落实优惠政策的机制,简化对企业创新补助的专项审计程序。

  二是要改善创新的条件。当前迫切要加强中介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科技中介和服务机构的专业化、技术化水平和资质。同时要探索建立校企联合共同创新的机制,建立实训基地,增强企业与高校的联动,根据市场的需求来推动企业的创新。组织我市基金经理成立顾问委员会,扶持民营企业创新和发展,将政府投入企业创新的资金转为基金运作,政府提供启动资金,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和企业创新的动力。

  三是要搭建创新的平台。政府应致力于打造专业的、优秀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聚集同类的企业,形成企业间优势互补,降低企业投入的风险。支持公共服务平台的企业化运作,由政府向机构购(平台)买服务,推动面向中小企业和非公企业开放,提供技术支持。此外,大力发展大学生创业园、孵化园等机构,采用企业导师的方式带领企业创新和发展,对企业创新行为进行更为可靠的引导。组织中小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利用网络技术组建创新平台进行技术招标采购等方式缩短研发周期,实现企业快速创新。

  四是要营造创新的文化。在企业当中应大力提倡和鼓励思维和商业模式创新,形成创新的氛围、文化和环境。不断扩大创新的外延,促使企业将技术创新应该与管理创新相结合,注重目的性和投入产出比,鼓励员工在工作的各个环节减少企业成本,简化运行流程,缩短运行时间,提升竞争力,将这些点滴的创新汇聚成助推企业腾飞的力量。

  昆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盟昆明市委主委夏静出席论坛,从创新认识、创新需求、政策执行、引导配套、资金切入、服务平台、体系建设等七个方面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进行了阐述,针对七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思路和办法。并要求盟市委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认真借鉴和吸收与会专家的观点和建议,进一步完善课题报告,提出前瞻、务实、有用的对策建议,为昆明市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切实履行和发挥好民盟参政议政,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和作用。

  盟市委副主委叶明、课题组成员、参政议政专委会相关委员参加了此次论坛。

打印页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