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基层昆明
昆明
民盟昆明市委小建议引起大重视
  • 发布时间:2012-12-25
  • 字体:【

  民盟昆明市委上报的《关于推广自行车租赁站的建议》全文登载在2012年9月6日的市政协第71期《社情民意反映》上,得到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亲笔批示。省委常委、市委张田欣书记于10月16日作了“请陈勇副市长、立功副市长与城管、交警部门研究,提出方案”的重要批示。陈勇副市长于10月25日作了“请资源公司准备意见上报”的批示,目前市城管局、市城市资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等部门正按照市领导批示精神进行办理和落实。

  建议与当前宏观政策、形势发展和我市城市管理思路不谋而合,引起了办理单位的高度重视,在与昆明市城管综合行政执法局的对接中了解到,自去年开始,就有相关企业到我市积极对接,开展城市公共自行车项目的洽谈和前期工作。近期以来,根据市领导的批示精神,市城市资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于11月1日草拟了《关于昆明市公共自行车项目建议方案的请示》(以下简称“《请示》”)上报市政府,当中对昆明市公共自行车项目的发展定位、模式、租赁费用、建设内容等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提出了操作性的建议。而且从项目方案的建议和设计中,拟按照今年年内着重在呈贡区搞好试点——同步开展全市网点布置的统一规划工作——向主城区发展——查漏补缺等几个步骤来推进项目。目前已在呈贡区春融街与和谐路的交叉路口(南亚风情园对面)建设了1个示范点(正在试运行阶段,供市民体验),并在呈贡区大学城、小区、写字楼、公交车站等地初步筛选了20多个租赁点。《请示》中的“项目保障”内容所涉及的资源置换、资金补助等内容与盟市委所提的相关建议和思路十分契合,民盟建议或能助推我市公共自行车项目的实施。

  目前,《请示》已上报市政府研究当中,民盟昆明市委将继续关注此问题,在推进我市城市管理进程、倡导低碳生活和绿色出行、保护生态环境、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方面作出积极的努力和探索。

  又讯:根据民盟昆明市委2012年二级课题《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流动趋势对昆明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影响》提炼转化的决策咨询报告《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流动趋势对昆明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影响》引起原昆明市副市长、省政府总督学廖晓珊的重视和亲笔批示,批示指出报告资料详实,分析透彻,建议到位,为研究分析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流动趋势对昆明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影响》是年初盟市委下达给教育专委会承担的一个二级课题。课题研究是通过对我市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基本情况、规模与结构、我市落实国家、省下发的关于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政策与管理状况情况、义务教育阶段经费投入状况等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发现并客观分析存在的由于外来务工随迁子女的大量涌入给市教育部门在学校布点布局规划方面造成影响;学额不足,特别是城区公办小学压力较大;财政压力进一步加大;教学场地受限;教育管理难度增加;流入地政府难以预测外来务工子女的流动趋势,在接纳上很难制订出合适的招生计划;流出地政府责任不明确、不具体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增加城市义务教育供给力,多渠道解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上学问题;各县区政府要及时准确预测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流动趋势,挖掘现有公办学校潜力,在接纳上制订出合适的招生计划;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籍管理系统和制度;将开放中等职业教育资源作为解决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的一个重要途径;缩小城市与乡镇学校、公办与民办学校之间的差距,缓解城市公办学校的压力;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特点,开展免费培训与教育;明确流入地与流出地政府责任;加大义务教育政策的宣传力度,注意政策的导向性、公平性;建议中央改革教育经费投入体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等九个方面的具体建议。以期能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解决当前昆明市义务教育发展面临的矛盾(即:一方面,要根据全省统一安排的时间进度,于2015年落实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另一方面,在保障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的同时,又对昆明市义务教育的服务能力提出了巨大挑战)和问题,寻求一种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平衡点”,促进教育合理规划布局,解决群众上学难的问题。

  报告由昆明市政协委员、民盟五华基层委常务副主委、民盟昆明市委教育专委会副主任、昆明市五华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赵坚负责和执笔完成。

(涂滇云)

打印页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