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22-11-15
- 字体:【大中小】
学习中共二十大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民盟云南省委副主委 云南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副院长 陈穗云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学习中共二十大精神,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和常年致力于绿色生物技术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倍感责任重大!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的第十部分专门阐述了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提出“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我们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我目前主要从事植物绿色生产技术研发工作,目前由我牵头组建了财政部-云南省共建“生物学创新实验室”、“云南省教育厅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6教育厅认定)、“云南省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7科技厅认定)、“云南省微生物菌剂工程研究中心”(2021发改委认定),上述平台目前已成为云南省生物防控领域和种子生产技术领域最重要的研发基地和成果产出平台,产出了大量对云南省农业发展和绿色食品牌建设具有实质性支持的生产技术和绿色产品;针对云南省生态文明排头兵定位下的绿色农业和绿色食品牌建设需求,开发了涵盖植物免疫抗病、土壤调理、生物抗菌、害虫生物驱避等类别的3个生物农药和4个生物肥料产品,取得有机投入品认证7个,绿色食品生产资料认证4个,全部获得农业部正式登记,并推广应用500余万亩,取得经济效益9亿元并减少了大量化学农药和肥料进入农田,生态效益显著。开发的“介质花粉技术”已成行业标准,已应用8800万亩,覆盖全国烟草种植面积一半以上,杂交种面积90%以上,助力玉溪中烟种子公司成为世界第一大烟草种子公司,烟草种子产量、质量排名世界第一。产业化成果以第一完成人获得中国侨界创新成果奖、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云南省农业科技成果招商引资奖各一项。
作为一名民盟盟员,我将积极参加民盟中央长江(云南段)生态保护民主监督工作;对民盟云南省委负责的高原湖泊生态保护民主监督点通海杞麓湖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研,与当地政府合作研发保护措施;实地调研和开展了永善县、大关县南方草地恢复技术研究科研项目,目前已初见成效。
这些科研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十八大以来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和人居环境改善工程的高度重视和对科研工作者的大力支持,作为云南大学生态学“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方向学科带头人我将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实践中,为国家培养更多的生态保护人才,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来源:云南民盟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