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22-09-20
- 字体:【大中小】
2022年9月15日,云南政协报刊登了《守护好一江碧水两岸青山----民盟云南省委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综述》,请全省各级盟组织和广大盟员学习参考。
滚滚长江东逝水。长达6300余公里、流域面积广达180余万平方公里的长江水网密布、气候温暖,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生息繁衍的摇篮,同时也滋养着中华文化不断发展壮大。中共中央把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新一轮专项民主监督的主题,是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作出的重要决策,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自2021年6月以来,民盟云南省委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统筹资源力量,充分发挥专项民主监督独特优势,将工作重点集中在地方党委和政府落实中共中央关于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扎实开展长江(云南段)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着力守护好一江碧水,两岸青山。
统筹推进开好 集中力量办实事
“参与民主监督的任务,是云南民盟履行参政党职能、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契机,全省民盟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推动民主监督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在2021年10月上旬召开的民盟云南省委配合民盟中央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启动会上,省政协副主席、民盟省委主委徐彬如是说道。
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在接到民盟中央的要求部署后,徐彬随即召开工作会,组织学习《长江保护法》和《民盟中央关于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的实施方案》,重点传达民盟中央对口云南省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推进会精神。多次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研究、讨论、完善工作方案,在与民盟中央、省委统战部就如何开展民主监督工作进行多次讨论和反复协商的基础上,制定了《民盟云南省委关于配合民盟中央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方案(草案)》。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配备专职干部,组建了由从事生态环保领域工作的盟员专家组成的盟员专家顾问组,并建立了日常联络、信息通报、考察调研和成果会商等工作机制。
此外,民盟省委还围绕十二项重点监督内容,构建了“1个领导小组+1个专家顾问组+7个监督调研组”的“117”工作组织体系。同时,进一步调动全省民盟力量,建立了“突出重点、条块结合、分工协作”的省盟监督责任体系和重点监督联络体系。将12项重点监督内容分解,采取省盟一个部室联系协调、几个省直民盟支部参与和专家指导的方式建立责任体系及责任清单。同时,以一个盟省委部室联系一个州市的方式,建立到52个县市(区)的联络员体系。通过联络员定期不定期开展常态化的监督检查工作,按照“一现状(县域生态环境现状)、一方案(民主监督工作方案)、二报告(定期信息报告和专项专题报告)”的要求报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环境监测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等。
实现调研全覆盖 集思广益出实招
“镇上污水处置情况怎么样?”“我们面前这个江水断面水质达到了几类”“建筑垃圾、工业固体废物怎么处理?”......
为扎实做好民主监督工作,民盟省委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围绕监督的重点内容,深入检测断面、工业园区等一线,在7个州市、52个县市(区)实现全覆盖调研。
2021年9月下旬,配合民盟中央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调研组深入长江(云南段)流经的六个州市开展调研,全面推进长江(云南段)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同年10月下旬,省政协副主席、民盟云南省委主委徐彬率调研组到楚雄彝族自治州开展调研,详细了解楚雄州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及存在的困难和意见建议。11月初,由徐彬率队,省委统战部、民盟省委组织专家组成调研组,赴迪庆藏族自治州开展长江生态保护民主监督工作调研。此外,民盟云南省委还围绕专项民主监督的12项重点内容,以部门牵头、组成7个调研组,着重对52个县市(区)进行摸底调研,开展长江(云南段)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调研。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长江(云南段)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专项调研报告》已上报民盟中央、省委统战部和省级有关领导,得到了分管副省长王显刚的批示。
今年以来,民盟云南省委确立了《长江流域(云南段)磷石膏处理及综合利用对策研究》和《长江流域(云南段)生态环境联防联控机制研究》两个专项民主监督调研课题。由昆明、楚雄和曲靖三地联合开展了长江流域(云南段)磷石膏处理及综合利用专项调研,现已形成《长江流域(云南段)磷石膏处理及综合利用的对策建议》报民盟中央。据统计,2022年上半年,民盟省委7个调研组按时完成了上半年的调研任务,提交了调研报告7份。向省委统战部报送了迪庆组的《长江(迪庆段)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调研报告(2022年1月-6月)》。
丽江、大理、楚雄、昆明、曲靖、昭通、迪庆......无一不留下了调研组踏实而坚定的脚印。调研组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了解实际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充分发挥民主党派专项民主监督的独特优势,助推长江(云南段)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不断取得实效。
积极探索新形式 民主监督提质效
开展专项民主监督的方式载体有哪些?怎样对长江生态保护问题进行跟踪监测?如何提升民主监督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这一个个问题成为民盟云南省委领导时刻记挂在心头的大事。
为积极推进民主监督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提高民主监督工作的时效性和全面性,今年5月13日,长江(云南段)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信息系统远程工作业务培训会在昆明召开。通过先期对丽江市玉龙县、楚雄州禄丰市、昆明市东川区和昭通市镇雄县4个试点开展培训,推广使用监督信息化平台,及时发现系统存在问题并加以完善改进;再在长江(云南段)流域涉及的7个州市及52个县市(区)推广使用,全面提升长江(云南段)民主监督工作质量和效率。截至8月上旬,已完成了52个县市(区)2021年度的信息系统填报工作。
此外,民盟省委还积极探索建立云南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民主监督工作高效模式,创新民主监督新形式。7月,民盟省委在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张福锁院士的“科技小院”挂牌“民盟云南省委生态文明调研实践(大理)基地”,依托科技小院的智力资源和科技支撑,探索民盟增强参政议政工作实效、提升民主监督工作质效的新形式。同时,邀请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陈雯专家团队在大理市喜洲镇中和邑村开展进村入户调研,结合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实践基地建设,探索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高原湖泊周边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结合的绿色发展之路。
参与民主监督的任务,是云南民盟履行参政党职能、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契机。据介绍,在下一步工作中,民盟云南省委将以调研为纽带,坚持问题导向,寓支持帮助于监督之中,查实情、建真言、献良策,推动我省加强和改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贡献民盟力量。
作者 | 云南政协报记者 杨丽娅
通讯员 | 严旭 审 核 | 李金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