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盟80年-典型在身边|民盟省直属律师一支部:发挥专业优势 推进组织建设
时间:2023/6/5 16:47:52|点击数:
编者按
云南民盟自1943年5月成立至今已走过80年的光辉历程,是中国民主同盟的第一个地方组织,也是最早在云南建立和开展活动的民主党派地方组织。80年来,云南民盟始终与中国共产党披肝沥胆、携手前行,在各个历史时期为云南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近期,民盟云南省委联合云南政协报推出《云南民盟80年·典型在身边》专栏,陆续推出全省各级民盟组织和盟员个人履职故事,大力弘扬民盟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典型引领、榜样激励作用,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推动“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和“民盟云南省委思想建设年”活动深入开展。敬请关注!
民盟云南省直属律师一支部成立于2015年3月17日,是云南省第一个以执业律师盟员为主的支部,现有盟员37人。
律师一支部自成立以来,按照民盟云南省委的工作要求,积极开展党盟合作,稳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基层组织活力,充分发挥律师支部专业专长优势,认真贯彻落实民盟中央和中共云南省委的各项工作任务,在社会服务、参政议政工作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被民盟中央评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集体”“优秀盟员之家”,被民盟云南省委评为“组织发展工作先进集体”。
深入开展“黄丝带”帮教行动、“烛光行动”。自2015年以来,律师一支部积极响应民盟中央和民盟省委关于开展“黄丝带帮教行动”的号召,围绕“四进”总体部署,已成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的新亮点。律师一支部充分发挥所在单位党盟支部共存的优势,积极创新党盟合作方式,同中共云南冰鉴律师事务所支部联合开展“黄丝带”帮教行动,先后多次到云南省第一、第二监狱、第三女子监狱、开远小龙潭监狱、昭通监狱、文山监狱、大理监狱等监区开展“黄丝带”帮教活动,与昆明市盘龙区第一看守所合作建立了“黄丝带”帮教活动基地,在昆明市官渡区小板桥街道办事处建立“两类”人员帮教工作室,为服刑人员和社区矫正人员开展包括讲座、一对一咨询在内的多种形式法律咨询、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的帮教活动,并组织编写了《飘进高墙的黄丝带》一书,免费向云南省监狱系统、看守所捐赠图书二万余册,价值近百万元。此外,律师一支部还多次组织盟员到各地州中小学开展“烛光行动”法治进校园主题讲座活动,帮助青少年树立法治观念、法治意识、感恩意识,为预防青少年犯罪、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构建法治校园、法治社会尽一份力。
强化组织发展,提升队伍的规模和素质。为了实现“人才兴盟,人才强盟”的目标,律师一支部一直把吸收政治素质好、层次高、代表性强、有发展潜力的知识分子作为主要工作内容之一,至今已吸收新盟员20余人,其中大部分为35岁以下的青年盟员,增强了基层组织的活力。通过组织盟员参加各级党盟组织举办的教育培训及教育实践活动,盟员的组织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不断提升,盟员的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及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大有提高,不断满足新形势下履行参政党职能的需要。
创新管理模式,激发盟员履职积极性和创造性。盟员履职的积极性是提升支部活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支部的正常运转,支部的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为此,律师一支部创新性地尝试将企业管理活动中的积分奖励制度引入组织管理。把社会服务、参政议政、组织发展、培训学习等各项盟务工作以积分形式进行细化,对年度积分表现优秀的盟员给予表彰和代表人士评先推优,在充分激发盟员参与盟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同时,也可以选拔出热心盟务、能力出众、关注国计民生的优秀盟员,形成模范带头示范效应,推动支部建设走向更高水平。
供稿 | 陈维镖
编辑 | 严旭 杨丽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