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盟员讲述宾川县民盟那些年、那些人和那些事
时间:2022/12/1 16:16:14|点击数:
民盟宾川县支部第十届委员会注重盟史资料的收集整理,重视并坚持经常性的走访、探望盟员,对因特殊原因长期不能参加支部活动的盟员,每年定期走访他们传达会议精神和通报盟务工作情况2次,认真听取他们对民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盟员们讲述工作经历,分享心得体会,让支部班子对“民盟宾川县支部简史”有了概况性的认知。班子成员还认真查阅了《宾川县志》《宾川县人民代表大会志》《宾川县政协志》《中共宾川县委统战志》《宾川县教育志》《宾川一中八十年》,以及1991年至2020年期间的《宾川县年鉴》等文献资料,结合走访盟员了解的情况,对“民盟宾川县支部简史”作了认真梳理和完善,形成了约25000字的珍贵的文字资料,向党的二十大献礼。现特将支委班子走访盟员们的片段记录如下,让大家一起了解民盟宾川县支部的那些年、那些人和那些事。
支部中最年长的盟员——尹懋福
讲述他与民盟的故事
尹懋福,男,白族,生于1929年9月,逝于2021年1月,云南大理人。曾任县第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代表,中学高级教师。
我第一次见到尹老师,是2016年上半年的支部会议。87岁的他由他的儿子搀扶着去的会议室,行动有些迟缓,面容清瘦,精神矍铄,由于听力减退还戴着助听器。支部会议召集人热情地同他们打招呼说:“开会我们是要通知盟员的,但尹老师年龄大了,我们可以会后去向他报告会议精神......”他儿子迫不及待地说:“他身体好的,听说支部开会,他高兴呀,待会议结束,我来接他。”会议中,尹老师安静地端坐着,到他发言时,他微笑着说:“没有不同意见。”那时,民盟宾川县支部有21名盟员,尹老师是支部中年龄最大的盟员,也是入盟时间最长的盟员;而我是年龄最小的盟员,也是入盟时间最短的盟员。看到尹老师积极地按时参加会议,我倍受感动和鼓舞!
2016年11月,民盟宾川县支部换届,第十届委员会产生后,针对退休盟员过半、且有的盟员久病卧床或行动不便的实际,集体研究制定了《民盟宾川县支部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支部盟员的意见》和《民盟宾川县支部走访慰问盟员制度》,并把走访慰问盟员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要点,21名盟员分别由5名支委负责联系挂钩,加强领导班子成员同支部盟员的密切联系。解放前就入盟的盟员尹懋褔老师,我们每次去看望他时,他都高兴得像个孩子一样,紧紧拉着我们的手,跟我们讲述了解放前他在大理喜洲入盟的往事,分享了他的任教经历。他说:“我1942年3月在喜洲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44年9月至1950年7月,在喜洲完全小学教书;后来,在双廊完全中心小学、挖色中心完小任校长。1954年,参加祥云县土地改革,经过整改,调入宾川县继续参加土地改革工作;1955年9月,组织让我到朱苦拉省立小学担任校长,三年后调来宾川二中任教,直至1990年9月退休。”他还说:“1983年7月组建了民盟宾川小组,盟员有5名,是宾川一中教师雷忠华、大理农校教师李文泽、太和农场职工谢申甫和王家璋,还有在宾川二中任教的我,雷忠华任组长,我们按盟章开展盟务工作。1983年7月至1984年7月间,发展了新盟员张明忠、张治平、李祖荫、李岑鼎、马荣庚、董仲璧、张瑞良、张鸿铨、杨超泽9名,太和农场的名盟员调离宾川,共有盟员12名(全部是教师,其中,宾川一中有9名、宾川二中教师有1名、宾川三中教师有1名、大理农校教师有1名)。1984年7月,报经中共大理州委、民盟云南省委、民盟大理州委批准,8月8日,在县城牛井召开民盟宾川县支部委员会成立会议,选举产生了民盟宾川县支部第一届委员会:雷忠华任主委,董仲璧任组织委员,李岑鼎任宣传委员。民盟宾川县支部成立后,下设一中小组和县城小组。”
尹老师见证了民盟宾川县支部的发展历程。
连任支委多年的盟员——曹继彦
讲述参政议政经历
曹继彦,男,汉族,1942年7月生于山东省菏泽县,1997年7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选任为民盟宾川县支部第六届委员会宣传委员、第七届委员会组织委员、第八届和九届委员会副主委,曾任宾川县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委员、代表,高级农艺师。
我们走访曹继彦时,他说:“我1997年入盟,那时,民盟宾川县支部共有盟员8人,60岁以上有5人。后来,我建议要发展新盟员,加强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他还说:“参政议政是参政党的第一要务和立足之本,回忆履职历程,记忆深刻的是提案工作,如《关于生猪集中屠宰》《关于扩招高中》《关于县文化馆的建设》《关于成立宾川县老年科技协会》《关于建立宾川县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建议》《关于加大宾川绿色水果宣传促销力度》《加强城区规划内建筑施工管理,严禁现场搅拌混泥土施工占用城市道路和人行道》《关于将宾川县打造为大理州砂石料生产基地的提案》《关于加快推动宾川县现代物流业信息化发展的提案》《关于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实、施质量兴农战略的提案》《关于围绕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全力打造“绿色食品牌”助力宾川乡村振兴的提案》《关于改善和强化创卫管理工作的提案》等提案,都被中共宾川县委和县人民政府采纳,提升了支部的影响力,召开支部会议时,县领导和提案办理部门的领导还常常到会指导”。他还建议,支部要结合当前工作形势和需要,大胆创新专题调研方式,积极搭建、拓展履职平台,为盟员们参政履职提供更为丰富的渠道和更为多样的服务。
连任组织委员多年的盟员——张明忠
感触最深的事情是举办高中补习班
张明忠,男,汉族,1938年12月生于云南省宾川县,1983年9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选任为民盟宾川县支部第三、四、五届委员会组织委员,曾任宾川县第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委员、代表,中学高级教师。
我们走访张老师时,回顾民盟宾川县支部的历史,他如数家珍。他说:“我对支部感触最深的是举办高中补习班。1985年9月至1986年7月,经学校和支部同意,我们民盟宾川县支部在宾川一中的几个盟员老师举办了1期高中补习班,招收了58名学生,有6名考入大专院校。现在想想,从准备场地到认真教学,我们都很有干劲。助学活动,是我们支部依托教育系统盟员多的优势开展较好的社会服务!”张老师还说:“结合教学实际,我们还开展知识竞赛活动、体育运动会等,1991年因所教学生8人在云南省化学竞赛中获奖而获指导教师奖。”民盟宾川县支部依托大部分盟员是高级教师的优势,还与县城镇中学、金牛镇一中、钟英乡初级中学、拉乌乡初级中学等联合,开展中考研讨交流、看望慰问支教老师、资助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等活动,稳步实施“农村教育烛光行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成为了支部社会服务的品牌活动。
走访张老师还得知,他1958年7月,毕业于昆明冶金专科学校;1958年8月至1962年7月,在四川省万县专区(今重庆万州)工业研究所工作;1962年7月至1968年2月,下放务农;1968年3月至1998年8月,在宾川县教育系统工作30年,曾在杨官完小、宾居公社中学、宾川一中任教。其间,曾任宾川一中工会主席,1987年受大理州总工会和云南省总工会表彰奖励,多次获评优秀教师,还负责组织编写校史《宾川一中七十年》及校庆筹备工作等。1998年9月退休后,一直居住在县城。走访过程中,张老师还时时流露出他对民盟宾川县支部的深情,他说:“以前我们召开支部会议时,基本都是全勤,是很少有人请假的。现在盟员人数增多了,来自不同的系统和单位,从你们身上看到朝气蓬勃,感到非常欣慰。在新时代发展中,我非常希望你们要多了解新时期党和政府的具体规划和工作要求,并开展好盟务工作。”听着前辈的殷殷嘱托,这不仅是民盟的宝贵财富,更是我们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
衷心祝愿老前辈身体安康!祝福民盟宾川县支部发展得越来越好!
作者:民盟宾川县支部 杨会江
编辑审核:刘顺年